读后感征文比赛 | 《活着》与《天才的悲剧》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桃花分割线
对于活着,余华有着他的见解,对于死亡,巴金曾说:“寒冷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我又该如何寻一个生与死的答案?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如灼目之电光,悬崖之朽木,逝海之微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倘若生命被一次一次无情的撕毁,又何尝不是最大的悲剧!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天才,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为自己未来的命运埋下了悲剧酿变的种子,当他们走向辉煌顶点的瞬间,有时是在走向自掘的坟墓。有刚正不阿、爱国忧民,为昏君奸臣所驱逐而无奈投江自沉者如屈原; "激扬文字"、 "指点江山",又"偏狂误人"、末成"鼎山孤魂"者如陈独秀;秉性耿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被迫含冤跳湖自杀者如老舍;文才冠世、误人歧途,以至于"文革"期间被红卫兵小将专政而致死者如周作人……
小人物固然有时难以摆脱被人左右的命运,而天才在更多的时候却由于其天赋的魅力要受到社会的操纵,当灾难、病痛、烦恼、绝望……甚至死亡,人生的种种不幸都集中于天才的身上时,一种崇高与卑鄙、真诚与奸诈、奉献与贪婪--绝然相反的对比赋予悲剧以更震撼人心的力量。这些人在探索人类的精神层面都曾到过比普通人更远的地方,但他们终究还是在被这个世界涤荡一番后凋零了,凋零时他们的思绪还像青草一样稠密,才华还像繁花一般浓艳,遗憾至极。
桃花分割线
“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没有比活着更简单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只有活着,一切才有希望。只要活着,一切都会更好。
《活着》中,作者仅仅是在用简练的语言,淡淡的文字,去讲述那个平凡的故事,那个小村庄,那座小城,那家人,那头牛……那个叫福贵的主人公,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家道败落;老父气死;半路征兵;老母病死;儿子抽血而死;老婆病死;哑女难产而死;女婿意外砸死;外孙吃青豆撑死。最终福贵一个人活着,与老牛为伴。
“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坦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故事结束了,曾经的沧海桑田在广阔的土地上归于平淡,那些为活着而斗争的岁月也都归于平淡。
孤独的人永远是那么孤独,快乐的人永远是那么快乐,袖手旁观的人永远不会清楚他们是否就因此幸福或黯然神伤。“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余华写道。
桃花分割线
从天才到福贵,从活着到自杀,生命被带往两个极端,然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这微小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