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嫁西域的图个啥

水璺25岁没有稳定工作,她对于人生和未来都有很乐观的期许。因为她觉得以自己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自己随便做什么工作都能养活自己、回报父母绰绰有余。

她挣1500元的工资,房租500的情况下存500以上没问题。而月存500对她来说足以应对很多事。当然那时候她以为父母还很年轻,给他们买买奶粉、水果就挺好。自己也没有男朋友,想不到以后会组建家庭的可能性。
岁寒

后来家里发生了一些事,需要父亲花完积蓄才能填补。她这时候才知道,有些事需要的不仅仅是几千块钱。她需要一份收入多多益善的稳定的工作。这时她认识了木清。他告诉她:新 疆 的公 务 员和事 业 单 位都很好考。

于是她决定跟他一起去新疆。一方面自己虽然才疏学浅毕竟也有写作的“雄心”,借此机会去新疆可以看看西域风情,储备素材;另一方面,稳定的工作可以提供稳定的存款来源,可以最大限度帮助家里渡过难关。

西域虽远,坐火车也就三天而已。不像玄奘取经,要走许多年。万一觉得不喜欢新疆,大可以三五年再回去。体验三五年的见闻足够自己写东西了。夏天新疆教师招聘考试开始了,她准备去考。他给她打印了一大堆需要的材料,最后因为带的资料不能证明自己的档案不在职不能参加考试。

他很颓丧,说难道那些人就比你更适合当老师吗?后来两个人自我解嘲,这个地方离他家太远,不考了,有啥大不了。于是买瓶“汉斯小木屋”在街上随便吃点东西打道回府。这是后话。

走之前,他们一起去爬泰山,除了是大名鼎鼎的东岳以外,她还想看看摩崖石刻。两个人花了火车票和门票的钱,其余基本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花费。在山上的夜晚租件大衣,躲在背风处度过夜晚。实际上没有真正的“背风处”。

后来起晚了没看见日出。算是真正的“穷游”,他们两个人都很穷,消费观也基本一致。对她来说,此次穷游是“背井离乡”前的告别仪式。毕竟要去那么远的陌生地方,这样有点奢侈的告别也未尝不可。

傍晚的山巅

到了西域,木清本来鼓励她好好考试。但是她对考试毫无信心。她也忍受不了仅仅为了考试只许看必考的书目。她坚持要去找工作。等不了漫长的、没希望的考试。

一起去一个事业单位公益岗面试,让写一段文字。当时都同意让她去上班了,又缓了一下,让周一等信息。一等就变成不了了之。她对自己毫无信心,一方面是性格内敛;一方面是不谙世事。虽然不谙世事却知道这个世界的绝大多数基层工作用不着古诗词。

回家又待了一段时间,她受不了无业游民的状态,这种状态也无法安心学习。因为她始终惦记着存钱的使命。于是再次出去找工作。这次看见一个快餐店招人,于是就去应聘。后来在这个店里工作了几个月,直到正式的事业单位招聘,并且考进去。

那时候她对自己毫无信心。他却说:“你看看他们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再看看你,怎么可能竞争不过他们。”这是他几乎最重要的一次成功的鼓励。水璺每天下班回家看书学习,每个题型做一题,做对换题型,做错继续第二题。

最后行测考了80多,公共基础知识虽然不到70,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比较低,极少甚至没有70分的。最后比第二名高出35分有余(当然别的岗位也有一二比自己总分略高的,自己真的庆幸运气好,没有和他们撞上)。

……

远嫁西域,没有遁世的想法,也没有逃避现实的意思。想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色磨砺自己敏感脆弱的心;想体验从未去过、很多人只听过传说的西域;想赌,嫁的人会一直对自己好;想尽快从事稳定的工作提供稳定的存款来源……除了储备素材,一切的一切都是现实主义的。

后来,确实有很多鸡毛蒜皮,尤其是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男人和女人在生育体验上经历天然不同,进而导致的隔阂真的让人觉得异常悲哀。

但是第二个孩子出生后,窗外的阳光特别清亮透明,她觉得可以看书。他还深知她不爱吃肉不爱吃鸡蛋,给她烫一杯丑橘吃。她感觉到自己的感觉还是能够被他看见,而且是在伤心和灰心之后。

她觉得无论是读书时代的学习自觉,怀孕期间吃肉自觉,还是婚后的节约自觉,自己即使没有做到最好,也足以不比六成左右的人做得差。所以自己问心无愧,不需要鞭策。

当别人鞭策时反而觉得自己明明道家却被法家对待,很不适。甚至干脆自暴自弃。后来自己也成功排除了那些鞭策。后来的后来,她明白。别人鞭策还是鼓励,都不是最重要的事,如果自己本来就能坚持自己。别人的态度,有什么关系?

苏辙说:“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太在乎别人的态度,还是因为自己不够坚定。

颜宁说:“我不结婚,不欠谁一个解释。”是的,我素颜,囤书,漂泊西域,胡言乱语,自不量力,异想天开又脚踏实地,我可以不必给谁解释。坚持自己的节奏很难,尤其是像我这样三十岁还没什么出息的女人更难。但是值得去努力。

远嫁西域,是看看边塞诗人“千树万树梨花开”“纷纷暮雪下辕门”的浪漫;也是体验“平沙莽莽黄入天”“风头如刀面如割”的艰苦。那时候一腔孤勇,无所畏惧。

遇见我之前,竹大侠在词里写道:平沙大漠走孤兔。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