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随笔】“神鱼”故乡的狂欢(人与水和鱼共同讲述的故事)

提示:点击上方"朵朵随笔"↑可关注我
节日里的傣家姑娘 (图片 段金海)
在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有两个盛大的节日:一个是神鱼节,一个是泼水节。两个节日连在一起,都在每年的4月份,神鱼节是4月12日,泼水节是4月13日——15日。两大节日是孟连最热闹的时候,也让孟连这个边陲小城声名远扬。
孟连也是我的故乡,我在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虽然我后来因为工作调动离开了故乡,但对故乡那种浓浓的永远都割舍不断的情感,还是常常萦绕在我的心头。每当想起故乡,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让人醉了一次又一次的节日,想起那些被快乐包围的日子。
神鱼节的盛况,万人一起捉鱼的场面。
(此图片由朋友从微信转发而来)
前两天,正好是“神鱼节”和“泼水节”的日子。本来我想编发神鱼节和泼水节的微信,但由于我离开家乡的时间较长,找不到有关神鱼节的图片,只能先编发了泼水节的微信,而无奈地放弃了神鱼节,心里也感到有些遗憾。
让我感到意外和惊喜的是,发布泼水节的微信当天,就有一位“朵朵随笔”的粉丝给我留言,建议我把泼水节和神鱼节写在一起编发微信,还发来了他拍摄的神鱼节和泼水节的照片。看到这位“粉丝”的留言和照片,真是让我喜出望外。我马上给他回复,告诉他我接受他的建议,重新编发一条微信,把写泼水节和神鱼节的两篇小文放在一起发布,这样也弥补了我之前的遗憾。
神鱼节的“放生”仪式(摄 影 刀建波)

孟连的“神鱼节”
“神鱼节”是孟连县一个特有的节日,神鱼节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远古的时候,释迦牟尼游世来到孟连的一座山上打坐休息,孟连的人们得知佛祖驾到,纷纷前往朝拜。佛祖听说这里的人们还不懂得种植谷物,只能靠野果野菜充饥,生活很艰难。
佛祖回去之后,派了一条鲤鱼来给孟连坝子的人们送谷种。鲤鱼把谷种吞在肚里,终于游到了南垒河。可是,一个不知情的饥民意外抓住了这条鲤鱼,并急忙拿到火上烤,准备烤熟了吃。烤了一会儿,鲤鱼想到佛祖的使命,便使劲一跳跳进南垒河边一座山脚下的池塘里。
摄 影 刀建波
当天晚上,一位老人梦见鲤鱼对他说:它是佛祖派来给孟连的百姓送谷种的,南垒河边有一些金黄色的颗粒就是谷种,大家可以拿去种在田里,几个月后就可以收获。今后,这里的百姓就可以丰衣足食,不用忍饥挨饿了。

第二天,老人把这个梦告诉了大家,人们按鲤鱼的说法,把谷种种在田里。从此以后,孟连坝子年年长出金黄色的稻谷,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孟连坝子也变成了一个富饶的地方。
参加放生仪式的僧侣们(摄 影 刀建波)
孟连坝子的百姓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每年都要到释迦牟尼游世到孟连打坐休息的那座山上朝拜,这座山就是现在的法罕山。
听说当年送谷种的鲤鱼跳进池塘后,活了下来,只是当时被火烤了之后,半边的眼睑凸了出来,尾巴也歪着翘向一边,人们把它奉为神鱼,神鱼跳进的池塘就是现在南垒河上游景信的神鱼池,如今,神鱼还在那里繁衍生息。
准备“放生”的鱼儿(摄 影 刀建波)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孟连坝子流传了很多年,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因为这个古老的传说,孟连坝子就有了一个独特的节日——“神鱼节”。
神鱼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在古时候,“神鱼节”是老百姓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土司准许百姓在禁渔的河道里捕捞。“神鱼节”在孟连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了孟连县最热闹的节日。
神鱼节期间,还要举行“放生”的仪式,仪式一般由僧侣主持并实施。放生的鱼放在特制的盆里,由僧侣带到放生的地点放生,放生的鱼儿一般是不会捕捞的。
满载而归(摄 影 刀建波)
每年的神鱼节,最吸引人的就是万人一起捉鱼的场面。为了让神鱼节更加热闹有“看点”,当地政府每年都会往南垒河投放活鱼,让老百姓们尽情地去捉。
那天,南垒河两岸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一起出动,各种各样的捕鱼工具都派上了用场,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在河水里尽情地捕捞,岸边站满了围观的人群,到河里捕捞的人,一般都能满载而归。
现在,神鱼节已经成为孟连的一个特色旅游项目,每年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人们在这里感受民俗文化的同时,还收获了快乐。
收获(摄 影 刀建波)
狂欢的“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的盛大节日,每年的4月13日到15日是泼水节的时间。我的家乡是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泼水节自然是热闹非凡。
每年,在泼水节还没有到来的前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听到“咚、咚”的象脚鼓声了。傣族人过泼水节的时候都要敲象脚鼓,敲象脚鼓一般是傣族男子,女人们一般都是站在旁边看热闹。
人与水的狂欢(此图片由朋友从微信转发而来)
刚开始的几天,敲象脚鼓的只是几个男人,等真正到了泼水节的时候,寨子的广场上会聚集很多人,男女老少都会到广场上去跳舞,通宵达旦。
在我们那个小县城,泼水节的时候是人最多的时候。白天,街道上、小路边总会看到提着水桶、端着盆子的人,只要看到路上走来人,不管男男女女都会被泼得像落汤鸡。那些拿着水桶和盆子泼水的人,也会被别人泼得满身是水。
象脚鼓敲起来了(摄 影 刀建波)
每年的泼水节,只要我没有外出,一定要去参加。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去参加泼水的,只记得年年都被泼得浑身湿透了。在我们那个县城的中心有一条河水,每年的泼水节,河边是最热闹的。有的人干脆在河里打起了水战,有一年,我跟几个小伙伴就在河里跟一群男孩子打起了水战,最后是我们“战败”而逃。
祝福(摄影 刀建波)
泼水节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阵阵的哄笑声,那一定是有人被泼水了。泼水的人笑,被泼水的人也笑,泼水节就是一个被水和笑声包围的节日,是一个人人都得到祝福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与水一起狂欢到极致。
”水战“(摄 影 刀建波)
泼水节最热闹的要数4月15号,泼水节一般是三天,15号正好是第三天。这天一般要举行放高升比赛和放火花。放高升一般会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进行,因为,放高升的时候会出现高升放得不好掉落的事情,高升掉落会伤到人,所以,放高升的地方都是开阔的地方,我们那里,一般会把放高升的地方选在没水的田野上。
祈 福(摄 影 刀建波)
放高升的地方一般会搭一个简易的架子,放高升的人会把自己的高升放在架子上发射。高升是用竹子做的,头部绑着几个竹筒,里面有火药,尾部是一条长长的细竹竿,高升发射后,尾部的细竹竿会像蝌蚪的尾巴一样摆动,特别好看。
摄 影 刀建波
放高升一般选择在下午,因为放高升要看得清楚高升飞行的情况,所以,天气的好坏很关键,天气好才能放高升,碰到下雨天,一般都要取消或改期。不过,在我们那里,放高升的日子一般都是好天气,很少碰到下雨的时候。
做高升一般是以寨子为单位制作,那一个寨子的高升飞得高,来年就有好的收成。每年泼水节放高升的时候,田野上人山人海,人头攒动。
翩翩起舞的傣家“小卜哨”(小姑娘) 摄 影 刀建波
当放的高升飞向天空的时候,人群中就会爆发出一阵喝彩声;如果高升发射不成功,人群中也会传来一阵起哄声。
每年都有发射得好的高升,也有掉落的高升,所以,每年高升发射的现场总是喝彩声和起哄声交替着出现,不管是喝彩还是起哄,人们的脸上都是喜悦的,那些被起哄的人,也不生气,只是笑笑,说明年再做好一些的高升来放。
泼水节的特色食品“豪也”粑粑 (摄 影 段金海)
放火花是在晚上进行,放火花的地点要求就不像放高升那么严格,只要是一个宽一些的广场就可以了。火花也是各个寨子自己制作的,每一个寨子都有制作火花的高手,听说制作火花很有讲究,高水平的人制作的火花,火星喷得高,喷得好;水平一般的人制作的火花,火星喷得不高,甚至有的火花连火星都喷不出来就熄灭了。
炸好的牛皮比人还高呢,“炸牛皮”是傣家人的特色食品。
(摄 影 刀建波)
泼水节的时候,我经常去看放火花,看到过火星喷得很高的火花,也看到过火星喷得很低的火花,有一次还看到一只火花火星冒了一下就熄灭了。
放火花一般是人群跳孔雀舞跳得很起劲的时候放,刚开始,大家都在跳舞,等跳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放火花,火花喷出的火星照亮了夜空,人们围着火花跳舞狂欢,如痴如醉。
卖“炸牛皮”的小摊(摄 影 段金海)
现在,生活在都市的我很久没有感受到泼水节那欢乐的气氛了,但多年前的泼水节的经历好像还在眼前,那些欢声笑语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后来,我把对泼水节的情感写成了一首傣族的歌曲《边寨姑娘》。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摄 影 刀建波
后记:《孟连的“神鱼节”》相关素材由刀建波先生提供,神鱼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但曾一度中断,后来才恢复,现已举办十三届。
《狂欢的“泼水节”》摘自娜朵著《秋过乌蒙山——娜朵手记》一书,标题有改动,内容稍有增减。此篇小文已经编发过一条微信,因为“朵朵随笔”的“粉丝”刀建波先生的建议,把“神鱼节”和“泼水节”两篇小文放在一起再次发布,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了解孟连的民俗和旅游文化。感谢刀建波先生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的朋友和“粉丝”们的关注和支持!
特别说明:为了更好地宣传民族的文化,如有其他公众号要转载“朵朵随笔”的文章,请与作者联系,并注明转自“朵朵随笔”公众号和出处。
温馨提示: 请多关注“朵朵随笔”
请多关注“ 拉祜族文化网”
(网址:www.lahuzu56.com)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
作者简介:娜朵,拉祜族第一位作家,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直机关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16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了11部书和3张个人原创民族音乐专辑(由娜朵作词、作曲、用六种语言演唱),创作水墨作品近200幅(出版96幅),发表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多部中短篇小说被收录于中国作家协会选编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三批卷本(国家卷),作品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2015年获广东省音乐家协会颁发的“优秀音乐家奖”。
微信是朵玫瑰花,多谢关注多谢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