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对联的变迁||张也

总1660期 2020年第020期
对联的变迁(散文)文|张也 过春节贴对联,这是中华民族的很久远的风俗习惯,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只要是有华人的地方,春节都会贴对联,鲜艳的对联给人一种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的感觉。 贴对联是从西周开始的,最初的对联并不是贴在门上的,而是悬挂在自家的门口,用桃木做一个符,目的是为了避邪忌鬼神。后来在符上画个画,或者画个图案,或者写一些文字,比如流传下来很有名的桃符写道:“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年到头了把旧的桃符换成新的桃符,这算是新年新对联。到了5代16国,才把对联贴在门的两边,老百姓贴对联这是唐宋时期才兴起的。那时候不叫对联,叫“楹联”。比较有名的一副楹联是包公办公室门口的楹联,十分的霸气:“举头三尺案,治世用典,阴阳能断——“堂前五刑罚,惩奸除恶,铁面无私——再到后来,东晋时代的书法家王羲之写对联十分有趣,大年三十早上他把对联贴到了门口,不一会儿就丢失了,又写了一副,不一会又丢失了,这一天他先后写了四五副都被人偷去了,王羲之想来想去想出一个绝招,他写了半截对联,上半句是:“祸不单行——”,下半句是:“福无双至——”,偷对联的一看,这那是对联,完全是灾祸,就不敢再偷。到了大年初一,王羲之让儿子把后半截对联贴出去,连成了一副非常精美的对联:“祸不单行昨夜行,福无双至今朝至”。拜年的人无不拍手叫绝。用红纸书写对联,贴在门的左右大多是祝福的词语,图个来年吉利,横批也极有讲究,一般人家的横批是:招财进宝、官运亨通、平安健康之类的。老年人的房间里贴是:平安健康、长命百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之类的的祝福语。农民们给牲口圈门口也贴对联,横批上写着:六蓄兴旺、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等。总而言之都是美好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望。对联绝大多数用红纸做底子,用墨汁写书写,有钱人家用红纸做底子,用黄金粉写出来,表示很富有。贴对联大都在大年三十下午进行,各种年货备齐了,厨房里热气腾腾,妇女们忙活吃的,娃娃们穿着新衣服放炮,大人们在自家门口开始贴对联。对联有上联下联之分,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识文断字的人都知道哪一个是上联,哪一个是下联,贴反了就招人笑话。旧社会文化人少,农民可怜的请人写一幅对联得跑好远的路,我们村上1955年到1958年,写对联要步行30里以外,请读书人写,等到把对联拿回来已经是半夜了。从1958年开始,学科学、扫文盲运动开始了,形势大不一样,参加扫盲运动的农民居然自己会写对联了。此前请不到写对联的人自己又不会写,可怜的农民没办法就给门口贴上红纸,有的在在红纸上画一些圆圈,有的请上学的娃娃写,上学的娃娃写对联也简单的很,写成了课文的作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横批上写成:“上下来去”。不管怎么说,总是有了喜气洋洋的对联了,有了对联,这一家人过年就有意义,不光过年有意义,这一年都精神焕发。在这里顺便说一句,扫盲运动开始后,大家先学拼音字母。老的拼音字母现在的人懂得不多,写起来和日文差不多,读法也分声母和韵母,只是:“玻坡莫佛”、“的特纳乐”农民记不住,晚上夜校学拼音,白天下地干活就念念有词地背诵,背着背着几个妇女们笑得前仰后合。原来她们把“玻坡莫佛”背成了“爸怕妈说”。另一个把:“哥科喝”背成了:“哥渴了我喝”。1920年海原大地震和1929年西北三年大旱灾,西海固地区死的人不计其数,大多数人家过年不贴对联,偶尔有贴对联的,用白纸写对联贴,上面写下了令人伤心的语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曾是相识雁归来”。灾难已经远去了,对亲人的思念却挥之不去,他们盼望着苦日子尽快过去,也希望着未来更加美好。回顾近百年的对联发展的历史是十分有意思的,红军时期对联:“吃水不忘掘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解放前的对联:“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文钱”。解放后的对联:“万里江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大跃进的对联:“一天等于20年,共产主义在眼前”。文化大革命的对联:“阶级斗争天天讲,和平演变年年防”。世界上最长的对联是清代四川才子钟云舫为四川江津临江楼上的题写的对联,总共1612个字。世界上最短的对联只有4个字。上联是:“色难——下联是:“容易——说的是孝顺父母时不给父母脸色看,是世界上最难的事儿。在君臣面前指陈得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世界上重复字最多的对联是宋朝王十朋为山海关所写。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潮,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世界上读者最多的对联是毛泽东主席为天安门所写,上联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下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春节的对联不管写成什么,都离不开美好的祝愿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期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张也,本名:张玉海。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人。第四军医大学干部,中国延安文艺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 )杂志特约作家。(沃土)杂志签约作家。1969年2月参军,2006年退休,大校军衔。曾经在(钟山)(中国报告文学)(延河)(宁夏文艺)(广州文艺)(沃土)(解放军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二百多万字,其中有一篇科普散文《给人体更换零件》获全国一等奖。短篇小说《管电的人》获(后勤文艺)一等奖。《天山脚下那座坟茔》获陕西作家协会2016年优秀小说奖。出版了长篇小说《苦水河》《第一线》《公共食堂》,散文集《艺海拾贝》,小说集《为了这个国家》,长篇纪实文学《步兵第十团纪事》、《神秘的核武器试验场》《厉害了,步兵十团》《上甘岭的幸存者》,电影文学剧本《海原大地震》。河西文艺简介 编辑团队
主编:刘鉴慧副主编:肖桂林
主播:纪丽君法律顾问:罗文虎
编委:汪开授(兼顾问) 陈春生 韩世泰 乔文泰 柴志华 翟永旭
投稿须知
1、投稿请订阅关注《河西文艺》;附作者简介和近照;加主编微信:gsjcljh66,以便及时联系。2、以刊发二千左右的精短小说和散文为主,兼顾诗歌、评论及书法、绘画、摄影、音乐、剪纸等。3、编者对拟刊发作品有修改权。4、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谢绝微信投稿,审稿期15天左右。5、作者稿费按打赏金55%发放,低于10元不予发放。投稿邮箱
小说散文:2179721179@qq.com(慧惠)诗歌及其它:905644521@qq.com(梦飞梨花)温馨提示:需要朗诵或制作视频的作者,请文章字数控制在2500字以内;请在投稿时说明原创首发;提供与文章内容相符的图片或小视频。谢谢。
齐心抗疫与你同在【趣味小说】偷瓜||张也|纪丽君(朗诵)【报告文学】活着的烈士||张也【散文】我们特务连||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