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否长期维持好问的习惯是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标志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往往比较好问,课间、课后总有问不完的问题,而老生(尤其是二年级以后)则显得越来越深沉,即使老师试图向他们提问,他们也是爱答不理。这是为什么?

学生由好问到不问直到不回应老师的提问,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我想无外乎几个方面:1、入学伊始,对新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比较好奇,所以喜欢多问,待到习惯了新的学习生活,热乎劲过去了,便懈怠了下来;2、经历过不同的课程、不同的教学风格后,感觉问与不问似乎差别不大,好问未必能得到满意的回答,也未必能带来高分,还不如最后那几天的冲刺对考试更有效果;3、相比于中学而言,大学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缺少外在的压力,能不能保持一颗好奇之心,既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更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动力,通常有明确学习目标的同学更有学习的热情与主动精神,也更加好问一些。

如何才能保持好问的状态?一方面,学生自身要了解所学习的课程,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大多数教材毕竟只是概念、定理及证明的堆砌,缺少对概念、定理内在原理的诠释,学生需要博览群书,通过不同教材及著作之间的相互比较、印证,才有可能搞清楚理论的来龙去脉及知识背后的东西,也才有可能激发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书上咋写就咋讲。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思想,将书本上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思考,才有可能调动学生勤学好问的热情。而这需要从新生开始,否则待到惰性已然形成,再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