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各位小朋友、大朋友们,在这个悠长的寒假,待在家里出不去的日子里,最适合做的事情,就是读书了。相信你和我一样,一定读了不少好书吧?猴叔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你们读的这些书,很快就会在开学之后派上一个用场,那就是:当老师要求你们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时,你就不发愁没有好素材了。但是,有了米,就能蒸出一锅好饭吗?我们还需要一些技巧,来巧妙地构思、剪裁,组织语言。
读后感,或者叫读书笔记、书评,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文体。我们写读后感,不仅仅是为了作文得高分,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在读完一本好书之后,不是合上书就扔一边了,而是在头脑中总结归纳,在心中反复吟咏,提炼出最核心的思想,生发出我们的心得体会,让我们读书的学习过程,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思想的升华阶段。举个例子,就像牛反刍能更好地消化青草,我们写读后感,能帮我们更好地、更深地理解一本书的精神内涵。
说到写读后感或书评,猴叔当然是有一大堆的心得体会了,我的公号里百分之八十的内容都可以算作是读后感,当然专业人士们也称之为“导读”。猴叔写读后感,会有各种各样的技法,也会化用一些新媒体推文常用的“小套路”,基本上可以说是“看似无招,出出有招”了。同学们写命题作文,就不能像猴叔写微信帖子这样自由挥洒,而要从基本功练起。马步、弓步、丁字步、冲拳、跨虎、扫堂腿,一招一式都要让老师看得清清楚楚,还要篇幅可控,主题积极向上,这样才是一篇合格的读后感命题作文。正好前几天,猴叔给猴儿子布置了一篇读后感练笔的任务,我也用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让猴儿子快速抓到写读后感的起步诀窍。今天,我就把我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猴儿子准备写读后感的这本书,叫《科瓦奇讲古罗马》,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欧洲历史入门读物。科瓦奇二战时当过兵,战后常年在英国的华德福学校教书。他特别擅长学习归纳,并有一支龙飞凤舞的妙笔,他的教学笔记被华德福学校的老师们奉为圭臬,而《科瓦奇讲古希腊》和《科瓦奇讲古罗马》就是他创作的两本历史读本。我跟猴儿子说,读后感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你描写的对象是这本书。你整篇作文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读者读完之后,很想找一本来看看,那么你的读后感就成功了。从这个角度讲,你要写的读后感和我写的公号推文,有类似的主旨。
那么,一篇读后感可以包含哪些内容呢?我和猴儿子一起画了一张思维导图,形象地说明了,构成一篇读后感的元素有哪些。(见下图)主要是七个部分:介绍作者、介绍主要内容、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引用书中个别金句、讲述书中精彩段落、留一个扣子。所谓留扣子,就是不能完全剧透,留下一些问题或思考的空间给读者,吸引他自己去读这本书,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些元素当成积木,来做一下排列组合。首先,作为一篇作文形式的读后感,完全不必面面俱到,突出重点即可。上面7块积木,不需要全都码进来。作者介绍这一块,并不是必须的,比如作者的背景对于这部书的艺术特色或价值地位,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或者该书作者是家喻户晓的大作家,我们可以不介绍作者。猴儿子要写的这本《科瓦奇讲古罗马》,作者的个人特色很明显,书名中都有名字,所以应该简单介绍一下作者。书的内容简介一般来讲是需要的,至少要说清楚这部书的类型,小说、绘本、童话、历史、科普,还是什么,说清楚书的主题。
这部书对我的启发,我对这部书的评价,这两块积木,有一块就可以了。引用书中金句和概述书中一段精彩的段落,这两块也是二选其一。留扣子并非必须,但如果你的构思巧妙,会是作文的点睛之笔。也就是说,这7块积木,你在一篇作文中用上4-6块就可以了。
然后你就要考虑这4-6块积木的排序了。还是以这本《科瓦奇讲古罗马》为例,我给猴儿子举例,其实只要你想象力丰富,哪一块积木都可以作为这篇读后感的开头,而且都能写得引人入胜。比如从作者简介开始:“提到这本《科瓦奇讲古罗马》,我们一定要先认识认识它的作者,这位科瓦奇老先生可不简单……”
比如从概述精彩片段开始:“清晨,罗马的街头,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正快步走向元老院,他知道的是,不止一个人告诉他,今天不要去那个地方,会有危险;他不知道的是,今天,竟然真的是他伟大生命的最后一天。此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罗马帝国执政官——尤里乌斯·恺撒。”
比如从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开始:“以前,如果提到罗马,我只会想到意大利的首都;在读过这本书之后,罗马在我心中有了新的概念。面对世界地图,我会构想出古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地跨欧亚非的庞大疆域,我眼前会浮现出气势恢宏的罗马步兵方阵,我还会想起古罗马人泡温泉、趴着吃饭、看角斗表演等等生活习惯……”
而一篇读后感的结尾,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用本书对自己的启发或自己对本书的评价来压阵当然没问题,引用书中的金句也能让你的结尾一下子飞升起来。留扣子也是个有趣的方式,比如这本《科瓦奇讲古罗马》,你就可以用这样一个结尾:“古罗马帝国历史上,惊心动魄的故事还有很多,你想听科瓦奇老先生讲讲吗?不妨和我一起,读读这本书吧!”
构思到此,一篇读后感的主要内容,开头,结尾,就都胸有成竹了,接下来就可以动笔走起啦!我们别忘了,读后感和记叙文一样,切忌记流水账,书里的精彩内容再多,我们只要掀开盖头,让读者看到一个小小的局部就可以啦。因此,重点突出,写出特色,是我们的追求。练得多了,技法熟练了之后,我们也可以不拘一格地写书籍的读后感,到时候,猴叔还有更多的“招数”和“套路”可以交给你啊。
 

一篇文章的读后感
今天上午看了石正丽的一篇文章《一直提醒预防,没想到疫情就发生在自己生活的城市》,发表在“知识分子”公众号上(是依据石正丽的讲座整理的)。
文章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zw3ETVAklJLXPwOqohp1g有些人看到石正丽的名字就反感,因为她是武汉病毒研究所新发传染病研究中心主任,前段时间网上有传言,武汉P4实验室泄漏病毒是本次疫情的起因,而病毒就是石正丽团队人工合成的。就如同最近网上盛传美国实验室泄漏造成本次疫情的谣言一样。从逻辑性和旁证来看,P4的谣言更靠谱些。但阴谋论要么逻辑不自洽,要么逻辑虽然说的通,但在关键证据上很容易被证伪。
石正丽这篇文章还是很不错的,值得细看。
文章中,石正丽特意说明了为什么这个病毒是天然就有的,当然她这个说法并不排除人工合成的可能性,但也算是对网上谣言的一种反馈。其实目前国际科学界主流意见是一致的,这次病毒是天然形成的,证明用的是其他的分子学方法。
关于病毒命名,也是现在网上的热点。专业术语是COVID-19,这个没有争论,现在争论的是俗称,是叫武汉肺炎好?还是新冠病毒好?还是最近川普老是叫的chinese virus?最后一种显然作为中国人最难以接受,显然带有种族偏见。文章中也说了:“每一次发现一个新的冠状病毒,我们都会把它叫做新型冠状病毒”。可见,国内科学界对中国ZF把此病毒的俗称定名为“新冠病毒”显然是不赞同的。拿一个通称去命名其中一个显然不合适,打个比方,袁隆平研发出一款新的杂交水稻,起个名字叫“新杂交水稻”,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ZF为啥要把这个病毒叫做“新冠病毒”,在我看来是用了《1984》里面的那套“新话术”,容易混淆的名字,会带来混淆的概念,必然导致将来混淆的交流,就像上帝不让人类建巴比塔,混乱人类语言一样的道理。
文章中建议叫“人冠状病毒19”,我觉得是典型的专家思路,不接地气。俗称如何叫,其实可以交给到今天已被封城59天的武汉900万的民众来决定,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有这个权利。通过命名,他们选择忘却,选择铭记,还是选择其他,都是他们的选择,交给他们选择最合适。
文章在最后问答环节还透露了一个细节:“SARS病毒当年的溯源,实际上是香港的科学家第一时间找到了中间宿主,也就是在关闭市场之前把广东市场上的动物样本都采集了。而我们经过了8年才找到自然宿主的源头”。以前民众都以为是钟南山院士首次发现果子狸是中间宿主,原来这个功劳是香港科学家的。再回想到SARS初期,国内医学界认定病原是衣原体,患者只需服用红霉素等特效药即可,并在央视、新华网等第一时间全球发布,耽误了不少病患的治疗及切断传染链的时间,也是香港科学家袁国勇首次确认SARS是由冠状病毒,而不是其他的衣原体或其他病因形成。
这次香港的管轶跑去武汉,结果发现华南海鲜市场现场已经被彻底破坏,导致找到中间宿主都成了悬念。对比一下前后,唯有关闭市场消灭证据的速度倒是比17年前有了“进步”,其他的呢?制度上有进步吗?SARS的吹哨人是蒋彦永,估计很少人知道这个名字,可能许多民众都以为是钟南山的功劳。虽然蒋彦永在国内没有获得应得的荣誉,但至少他还活着,这次武汉肺炎的吹哨人呢?
唯有扼腕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