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三十年读后感(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激荡三十年读后感
一开始选了这部书,只是道听途说地一时信手拈来。而现在,这上下册的两本书,就这样静静地摆在我的桌前:封面是红与黄的搭配,总会让我们每个人想起五星红旗,想起这个引以自豪的名字——中国;“激荡三十年”,诚如书的名字一样,它写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用史书般的纪实体记录下1978至2008年激荡人心的中国企业史,也承载了一大批人的创业历程。
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三十年,是一段跌宕起伏的变革曲。正如书中开始时的题记写到:“这一路上,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仿若少年的一段青春成长史一般,从没有规则的躁动开始,终于走到梦想成真的一天,这三十年,伴随着无数的大胆尝试与试探,无数的黯然退场与失意,无数的创业神话与奇迹,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摸索着前行的道路。
然而历史的本源终究要回归到一个个鲜活真实的人事物中去,企业史从根本上说就是企业家创造历史的过程。总有些人,在历史的滚滚巨轮下挥动着双臂,无惧无畏地走在时代的前端,他们首先感受到了时代的变迁,他们中有的人突出重围,有的人终究身陷囹圄,但他们都必将印记在这激荡的岁月里,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里的践行者和见证人。我相信这些人物中有总有几个会留在我们的脑海中,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一无所有的力量”。有人说,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一群人,世界才依旧让人着迷。的确,当我们读着他们对于摆脱贫穷的渴望,读着那个英雄辈出时代里的千辛万苦和无惧无畏,读着他们用智慧与勇气走向成功的故事的时候,谁又会不在心中暗自庆幸,这个世界还是可爱的,终是有人在这奋斗中站了起来,终是有人怀抱梦想获得了成功。
或许,更多的人和我一样,并没有想从这些个激荡动人的人生中找到多少所谓的精神依托或信仰,我们依然忙碌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并乐在其中,我们之所以因为这本书的内容而感慨,是因为看见了这激荡的三十年对于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是因为感受到了历史滚滚向前的力量,是因为体会到了别人历经苦难的百般滋味,是因为知道了改变或许只从身边开始。
“一年改变不如想象,五年改变难以想象,十年改变不敢想象”,这是三十年的演变惊叹。而我们也必然相信,在以后的三十年,三百年里,中国也必然会谱写出一个更好的时代,一段更加激荡人心的历史篇章!
推荐书籍
书名:激荡三十年
作者:吴晓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读《激荡三十年》有感
《激荡三十年》已出版10多年,如今才读,自己总有一种落后时代的感受,用作者的话说那就是青春已经大江东去,对于这个时代,我们有种与生俱来的眷恋,在这里深埋着我们的过去,当我们一步步地远离它的时候,才越来越清楚的感受到它的存在。1978-2008这三十年正是自己过去经历的三十年,书中的场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一般,只是那些事在发生的时候觉得全然和自己无关、就像过眼烟云一般在眼前飘过,吴晓波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激荡三十年》这本书中诠释了这些事件背后的故事和涵义,自己才忽然觉得对过去的三十年略有所懂,学会以历史的视角来观察现在和未来,学会用思考的方式来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逻辑。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蓬勃发展的三十年,在吴晓波的笔下却是另一番景象,“1978年-2008年的中国,却是最不可能重复的。在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大国里,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日渐瓦解了,一群小人物把中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它在众目睽睽之下,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向商业社会转轨……”。“瓦解”一词总会让人联想起一座大厦轰然崩溃的场景,就像是911的世贸大厦,惊慌失色的人们四处逃窜,留下一片狼藉、荒凉和悲惨,然而在中国计划经济的瓦解,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片欣欣向荣,人们在火热的忙碌和奔波,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撑起一片新的天地。
这些小人物有的已成为了试验场的牺牲品,有的依然活跃在当下的舞台,在牺牲与健壮之间我看到了一些悲壮、智慧和稳重。吴晓波笔下的生动和深刻体现在,他敏锐的发现,过去30年中国企业的几乎所有重大机遇都只是政治变革的伴生品,尽管我们期待未来由更多与政治无涉的商业智慧构成中国企业的历史,但商业的成功离不开政治的敏锐,看清大势才是成功的基石。对于一个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历史时刻人们更应有大的格局、广阔的视野和处变不惊、荣辱不惊的大智慧,唯如此,企业、个人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过去的三十年的演变令人惊叹,“一年改变不如想象,五年改变难以想象,十年改变不敢想象”,这其中有种种抱怨、失落和焦虑,但站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当口来看,那是一个好的时代,因为它允许新的可能发生。吴晓波把中国三十年时光浓缩在一本书中,读下来后,对我而言,感觉最深刻的、始终围绕且挥之不去的是对宏观调控、产权制度和民营企业的困境的了解和理解。
一、宏观调控不仅是干预和调整也是利益的重新分配。
讲到宏观调控大家自然会想到它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道德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我们会想到财政策、货币政策、金融政策,会想到投资、消费、出口等等,然而吴晓波这本书用案例的方式告诉我:“宏观调控从来都是一种利益分配。”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中国历次宏观调控都有相同的规律,经济过热造成能源的紧缺,引发激励的争夺,于是国中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不同所有制企业进行调控和再分配。而在这种调控和再分配中,国有企业、跨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获得的政策待遇是不同的。宏观调控,民营资本都面临着惨败,“玻璃门”是民营企业难以冲破的尴尬局面。西安海星集团董事长荣海的反省直接而有意义,“宏观调控的教训再一次证明,民营企业家一定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二、产权制度的是中国产生伟大企业和企业家的障碍之一。
在中国的企业史上,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是非常独特而值得研究的群体,他们身陷僵化的体制,肩负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在用毕业的精力和智慧 试图将自己管理的企业带入市场化的轨道,倪润峰、张瑞敏、柳传志、潘宁等人,均是靠市场开拓而崛起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尽管属于国家或者集体,实则都十分弱小或陈旧,全凭其企业家创新精神,披荆斩棘终成一时之翘楚。然而,这些新型国有企业都面临共同的困扰,体制、产权、决策监督,企业成就与个人利益,这些话题如一个个庞大而难解的谜团让这些国家号的当家人日日苦恼,少数先知先觉者及侥幸者逃出藩篱,大多数成了变革的牺牲者和试验品。在中国商业界,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应该是个人素质最为优异,责任心也相当强的一群,然而客观地说,在过去的30年里,除了垄断性产业之外,鲜有真正的成功者,而且也无法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成功定律。
以四川长虹的倪润峰为例,他主政时的长虹曾经无比炫目,巅峰时的1998年,其销售额占到当时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四川省内生产总值的15%,一厂之兴衰直接关系到巴蜀经济,在中国家电业,倪润峰睥睨天下,然而四川长虹榇的老牌军工企业,人事关系盘根错节。在任职董事长期间,倪的年薪是20万元和2.6万股长虹股票,这些所得与李东生的12亿身价相比实在小巫见大巫。痛感国营体制之落后,倪润峰下定决心要搞产权改革,提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目标,然而这一步寸步难行,接下来发生的资金风波,让长虹改制变成了一场大雾中的阴谋。一个劣迹斑斑的商人成为了长虹彩电出口的经销商,一车车的彩电运出去没能换回一把把的美元,直到海外业务亏损36亿,长虹神话顿时破灭。长虹在海外业务的资金黑洞耐人寻味,分析师认为,像长虹这样的由地方政府控制的大型公司,其真正的决策者在企业外部,这一客观事实决定了它们的失足是必然的。
不只是倪润峰,还有华晨的仰融、烟王褚时健都成为了产权障碍下的牺牲品,当然也有时代的智者,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他们懂得天时、地利和人和,稳健的走好每一步,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在时代的洪流中,要有勇于突破创新精神,也要有法治精神以及政治意识和智慧,行稳方可致远。
如果放到改革开放40年来后再来写这本书的时间,可能华为应该算是中国一个伟大的企业,显然他不是国有企业,产权清晰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个有佐证,当然华为的成功远不只这个原因。华为的成功曾经也依赖于与国有企业组建的一些合资公司,曾被质疑为不正当竞争。在这个转型的时代,法制的滞后以及对灰色行业的宽容让无数企业家获得了超越式的成长和惊人的利益。跟同时代的企业家相比,任正非的超人之处是,在从事不无争议的原始积累的同时,他也在进行一场坚决的自我救赎。在《华为的基本法》中,我们看到今天广为熟悉的“结成公司与员工的利益与命运共同体”,在技术开发上我看到了其近乎偏执的持续把投入,任正非坚持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用于科研开发。10年之后,再来看吴晓波的那句话“正是这些原则使得默默无闻的华为蜕变成一家前程远大的中国公司”,我们会发现,成功和伟大是有规律的。
三、民营企业是越艰难越顽强。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的经济。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营企业始终受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挤压。从变革的第一天起,三大资本集团的竞争格局就已出现。国营企业力图提高效率,摆脱体制束缚,它背靠雄厚的国家政策和资源支撑,处于得天独厚的竞争高位上,最终强势的垄断战略实现了脱胎换骨般的成成就。跨国资本一直受到青睐,有人甚至认为中国患上了“外资依赖症”。它先是在税收、用工和土地上享受了优惠,继而在行业准入上优先,然后又在垄断领域的资本开放中猎取了惊人的利益,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
相对国有和跨国资本,对中国变革贡献最大的民营资本一直命运多舛。它们从草莽崛起,几乎没有任何资源扶持,成长受到多重局限,并每每在宏观调控时成为整顿和限制的对象。不过它们却是变革最重要也是最坚决的推动力量。发生于民间的资本力量总是承担着改革的政策风险。在它们的行为被政策认同之前,失败随时都会降临。它们既是计划体制的突破者,又是现行制度的违规者,不得不游离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所谓的“原罪”由此而生,无数企业悲剧便是在这里层出不穷地上演。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感慨,有些企业家能够成功不是靠了政策的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无视政策的存在。
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进入高新技术领域和新兴领域,部分企业已经在高新技术、新业态等细分领域处于领跑地位。我想这是对民营企业家的最好宽慰。
该文是罗马史的研究者尼克尔·马基雅维利的话结束:“改革是没有先例可循的”,所以对于这场改革中成功者或失败者而言都是时代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