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围城》钱钟书)

围城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写在前
十五年前夏天的某个午后,在中学球场的学生宿舍,拿起过这本书,但没有翻开,便放下了,这次重新拿起来,就像回到了那个夏天未完待续的时间,那时候,还是个少年。
先说说方鸿渐这个名字吧,十五年前虽然放下了《围城》,但拿起过另外一本书《三十六计》,其二十九计铁树开花有云: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意思是鸿雁在降落陆地上时,展开的翅膀,丰翼的羽毛,都会让它看起来比实际上大很多,威武很多。这里的仪是一种仪态,一种态势。而本书的主角鸿渐,恰恰就是这个即将降落(海归回国)的鸿雁,借着其羽(买来的克莱登大学博士头衔)虚张声势(仪)。即便方这个姓本身,也有方才,刚刚,或者正要的意思。方才降落的鸿雁,不正是本书的主角,方鸿渐先生吗?
一个看似不经意的名字,已经将主人公的性格,做过的事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出来。从之可以看出钱老他们这一辈学者,甚至与他们所处同时代的这一辈中国人,在做事情上的审慎严谨。本书中很多角色心理活动的描述,比如方遯翁与鸿渐的书信往来所透露的各种计较与思虑,端的是细如毫发,百密难疏,在如今的我们看来,甚至有些过分粘稠。但这就是他们那一代,甚至来讲,直到我的父母这一辈,从之往久根深蒂固的中国式小心翼翼。
关于围城的书眼: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我没有去考究这句话如书中苏文纨小姐所言,是国外翻译的舶来品然后得了进化,还是钱老自己写的,只是杜撰了这个梗而已。但围城本身,并不讲婚姻如何不好,要我说,用另外一句话来概括方鸿渐的感情似乎更贴切:渴望的你得不到,得到的你不欢喜。至于为什么独独婚姻是一座围城流传颇广,大概婚姻这个事情更具象化,更让大家更感同身受罢。
最后,我们来理一理围城里面方鸿渐的几条感情线,这是贯穿围城全书的主线,主角所有的时间线和空间线的转移,最终都是围绕这条线来进行的(我们按时间线)
方鸿渐与周小姐
这个周小姐是方鸿渐素未谋面的未婚妻,对于此事,在崇尚自由恋爱的新知识青年心中,方鸿渐是一百个不愿意,这倒让我想起了徐志摩童鞋和张幼仪的事情。甚至对于周小姐,方先生还带着稍微不自觉的恶意,周小姐的病死对方先生来讲,非但没有怜惜,更多的是解脱。及至老丈人感念他的深情(主要是方先生发了一篇情意恳切的吊唁),赠与一笔不菲的留学费用,他心中才礼貌性的示意感谢,但钱老笔下对方先生的这份感谢是带着嘲讽的。所谓人性寡淡,不过如此。
方鸿渐与鲍小姐
杨绛先生在书后附录中有讲道,所谓鲍鱼之肆是臭的,方先生与这水性杨花的鲍小姐来的一段露水姻缘,就如成龙同志的歉言,是男人都会犯的错。再结合方先生在老家学堂讲那妓女与大烟之事,可见钱老于其中的戏谑之意。
方鸿渐与苏文纨
照我看来,这两人才是天生一对的契合。都是爱名慕利之徒,然而这名又与世俗所理解的名不一样,是那清高之虚名。这名得来也须是另辟蹊径,堂而皇之便失了清高之气,反得遮遮掩掩才能以迂为直地拿下。这是文人的靶向毛病,一般人虽有这基因,但被盛名遮了眼,反倒理解不来。
而文纨话语中的机锋,偏偏又只有方先生这爱答不理,我称之为恰到好处,才承接得下来。况且,苏小姐对鸿渐是真的满了喜欢之意,如钱老在书中借鸿渐之口所言:鸿渐只有感佩,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女人若不是欢喜得紧,又哪会把这份汗毛孔的折叠里都能温存到的心思给到男人。
只是这日后看来的天作之合,被方先生的真爱蒙了眼,失了分寸,绝了后路,才酿下后面的难言苦果。方先生未必是苏小姐最和宜的对象,然而,苏小姐却是方先生的天作之合。苏小姐后嫁与曹胖子,倒真真是糟蹋了往日之清高。正如那栊翠庵里面的妙玉,质本洁来,却陷于污淖渠沟。
方鸿渐与唐晓芙
关于这对CP,杨绛先生在附录也作过解释,假使钱老让方鸿渐终与唐晓芙在一起,后因婚姻家庭再分离,倒真真合了婚姻是座围城的寓旨。然而,这却落了窠臼。曾如我在前面所说,围城这本书并不单单指这婚姻,这句话钱老甚至并未在篇幅中给与相应重要的位置,只是借书中文纨之言虚了围城这个泊来的梗,当作插曲而已。
钱老之所以未将晓芙配予方先生,纯粹是觉得方先生配不上而已(杨绛先生所言)。晓芙在书中,乃是冰清玉洁的少女,类似于红楼梦中晴雯的角色,后面晓芙在对待其他庸俗的追求者就可以看出。钱老在她身上寄托了爱情之于少女最好的想象,自不肯将她配予方鸿渐。
我们再来说这段感情本身,方鸿渐爱晓芙爱得这么热烈而决烈,读的过程中我们自身代入,觉得是晓芙负了鸿渐这份真情。然这是爱情的样子吗?谈过爱情的大约都知道不是,这是青春最好的爱情,但不是婚姻最好的爱情。而青春最好的爱情大多始于义无反顾的决绝,终于烟花寥落的惨淡。
我个人觉得,爱情最好的样子是两心相知,两心相悦,两心相同,两心相和。最终,落到了这个和字。我可以为你义无反顾,但不终日为你牵肠挂肚;我不会那么控制不住地想见你,但和你相处时我最轻松和欢喜;我不止在我最好的时候在你面前有着自信和真诚,在我最落魄的时候也不惧站在你面前,因为我知道你不会嫌弃我,也十分真心地愿意和我风雨相随。
方鸿渐对唐晓芙的这份感情,和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主角对绿蒂的感情一样,太过炽烈以至于感情本身已在这份炽烈中焚烧殆尽,只剩下控制不住的强烈的,源自本性的占有欲了。对爱情来讲,这是酿成悲剧的毒药。
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唐晓芙,在从未得到中永远喜欢着。
方鸿渐与孙柔嘉
讲真,孙柔嘉反倒是我最喜欢的角色,首先是因为这名字,有着法式特有的浪漫。再说这个角色,她真实,没有那么高不可攀。她喜欢方先生,甚至不吝施展些略带狡黠的小计谋,然而这些小计谋反而让我觉得莫名的可爱。她理智,足以和方先生一起分担其家庭和后续的责任。她可以共患难,和方先生经历了数月的艰辛跋涉,仍然能够彼此温存着对方,不生恶感。她也坚强,即便经历种种,仍然保持着有进有退的尺度。她也和方先生吵架,可是总能把这些争吵限制在范围内。她见识了方先生家中的窘迫,方先生本人的窘迫,也不曾想着离开,而是一起把这个家撑起来,虽然有埋怨,然设身处地,谁又不会埋怨呢?
围城的最后,并没有给出结局,然而,孙小姐仍然爱着方先生,只是这种爱,已经扫去了青春的那种朦胧青涩,方先生终归还是会回到孙小姐的身边,因为真实的方鸿渐,从来没有人真正地看到过。鸿渐于陆,鲍小姐也好,苏小姐也好,唐小姐也好,看到的都是那份光鲜,或者不光鲜的羽毛所带来的态势,而脱下羽毛后赤裸甚或略显丑态的身子,便只有孙小姐,在细心的接纳和打理罢了。
婚姻并非围城,方鸿渐心中的那个方先生才是,还有那个方先生从来没有得到过,却从一开始就爱得心如枯槁的唐晓芙,才是。孙柔嘉,是打破围墙的那个人,这才是我喜欢孙小姐真正的原因。
书抄简评
◎ 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简评:既然有了恶毒,忠厚老实不过就是伪装罢了,此乃真小人是也。
◎ 早看见这糖惠而不费,就是船上早餐喝咖啡时用的方糖。
简评:惠而不费,是钱老自创的成语了,却极为贴切。由此可见,我们对语言的运用,务以扼要精准灵活为要义。
◎这女儿刚十八岁,中学尚未毕业,可是张先生夫妇保有他们家乡的传统思想,以为女孩子到二十岁就老了,过二十还没嫁掉,只能进古物陈列所供人凭吊了。
简评:时光催人老,时代催人年轻啊,现在二十岁的女子,那还是青春妙龄的姑凉呢,
◎ 她跟辛楣的长期认识并不会日积月累地成为恋爱,好比冬季每天的气候罢,你没法把今天的温度加在昨天的上面,好等明天积成个和暖的春日。
简评:钱老诙谐的隽永,略微摘录出来以作样板。
◎ 把手缩回,柔声道:“你去罢。明天下午早点来。”苏小姐送到客堂门口,鸿渐下阶,她唤“鸿渐”,鸿渐回来问她有什么事,她笑道:“没有什么。我在这儿望你,你为什么直望前跑,头都不回?
简评:这情之所动,发乎于幽微,熨烫于细里。读起来就觉得怦然心动,钱老运词造境的功底,可见一斑。看来当初钱老可没少给杨绛先生写情书,不然功底何以至此,哈哈。
◎ 因为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简评:这个鄙视链一直都在,直至今日之大学,丝毫不随时代而变迁。
◎ 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égée,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
简评:关于婚姻是座围城那句话的由来,便生于此处,这里特别摘录出来,以供参详。
◎ 他所说的“让她三分”,不是“三分流水七分尘”的“三分”,而是“天下只有三分月色”的“三分”。
简评:很早之前就知道这句话,美得简直动人心魄的一句,我一直以为是余光中先生的。因他还有一句:月色与雪色之间,你是第三种绝色。我直以为只有神仙中人,才能写出这神仙的句子,倏然从围城里面看到,惊呆了。可见,钱老早已是神仙中人。
◎ 这位庸医在本乡真的是“三世行医,一方尽知”,总算那一方人抵抗力强,没给他祖父父亲医绝了种,把四方剩了三方。
简评:读到这里简直笑岔了了气,钱老的幽默。
◎ 鸿渐道:“这不是大教授干政治,这是小政客办教育。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简评:警世良言,发人深省。
◎ 鸿渐只有感佩,想女人这怪东西,要体贴起人来,真是无微不至,汗毛孔的折叠里都给她温存到。
简评:大师手笔。
◎ 这雨浓染着夜,水里带了昏黑下来,天色也陪着一刻暗似一刻。一行人众像在一个机械画所用的墨水瓶里赶路。夜黑得太周密了,真是伸手不见五指!
◎ 辛楣换了衣履下来,李先生叹惜他衣锦夜行,顾先生啧啧称羡,还说:“有劳你们两位,咱孙小姐的脸红忽然使他想起在法国时饭桌上冲酒的凉水;自己不会喝酒,只在水里冲一点点红酒,常看这红液体在白液体里泛布叆叇,做出云雾状态,顿刻间整杯的水变成淡红色。他想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
◎ 鸿渐道:“我知道她难看,可是因为她是我们的恩人,我不忍细看她。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 辛楣道:“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且慢,你听我说——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简评:听过很多人讲蜜月要安排在婚前,这样妥当,这里找到了出处,列出来。
◎ 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 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
◎ 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简评:前些时候听喜马拉雅的Will英文早餐解读过一个句子,大意是说:金钱并没有罪恶,金钱只是放大了一些人心中本就存在的罪恶而已。换而言之,金钱不过赋能了罪恶的想法,让想法有了具现的能力。和钱老这个描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 我有一个印象,我们在社会上一切说话全像戏院子的入场券,一边印着‘过期作废’,可是那一边并不注明什么日期,随我们的便可以提早或延迟。”鸿渐道:“可怕,可怕!
简评:人们发的誓言,特别是关于爱情的誓言尤其是。正面写着永远,背面写着过期作废。
◎ 刘东方教鸿渐对坏卷子分数批得宽,对好卷子分数批得紧,因为不及格的人多了,引起学生的恶感,而好分数的人太多了,也会减低先生的威望。总而言之,批分数该雪中送炭,万万不能悭吝。
简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人情练达,说的大概就是这个吧。
◎ 他想起在伦敦上道德哲学一课,那位山羊胡子的哲学家讲的话:“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从恋爱到白头偕老,好比一串葡萄,总有最好的一颗,最好的只有一颗,留着做希望,多少好?
简评:钱老这句话,可谓警醒之言。现在人的恋爱,基本上都是反着来,我先给你看最好的一面,等把你拐到手,你就是婚姻这块砧板上的鱼肉,任我宰割了。为什么2019年离婚415万对,离结率44%,就是因为婚姻的砧板效应失效了。
原来的人们结了婚,几乎就难以离开,被舆论的压力、生活的压力甚至家庭和孩子的压力多重绑住,动弹不得。然而现在,舆论压力几乎没有了,生活压力更是与之俱减,唯有孩子可能是夫妻唯一的牵绊,但若这个都牵不住,那就无能为力了。
所以,我觉得钱老说得很对,恋爱就应该展示最真实的一面,坦率真诚阳光,多多地把缺点暴露出来,如果这样双方之间还可以彼此接受和调和,再组建家庭,那就还有很多的希望和惊喜。不然,就真要如钱老所说,婚姻只剩下绝望和回忆了。
所以,婚姻最悲剧的是,孩子成了唯一的希望。

 

 读书笔记 《围城》钱钟书
适合人群
成年人
内容简述
讲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读博留学归来至新婚初期,方鸿渐的工作、婚姻、生活等经历。
阅读优化
建议用纸质书籍阅读:
电子商店有且仅有这一本,且带很多错别字
建议配合视频一起看(电视剧10集陈道明版):
和原著契合度较高,可以帮助你了解故事中的时代物品
实践意义
学习“比喻”
窥见些许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社会环境:女性地位、婚姻、崇洋媚美、战争、教育……
了解生活本身及其中的人,启发你思考
)人际关系:
职场、翁婿、婆媳、妯娌;
)人性的弱点:
虚伪、虚荣、自私、好色、
表里不一、主观臆断
势利(文凭、穿着、家庭地位)
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说大话哄人惯了,连自己也哄相信
人不能太闲,太闲容易多事
)其他
看高校长演绎:HR如何压价、画饼
不足点
小部分比喻反而影响理解,有矫揉造作之嫌
全文笔记
作者介绍
《围城》,1944年动笔,1946年完成。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1910年出生,由他伯父抱去抚养,原名仰先,后因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取名“钟书”;亲生父亲曾任国立浙江大学教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在上海光华大学教了两年英语;1935年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年获得得副博士(B.Litt.)学位,然后到法国,入巴黎大学进修;1938年,担任清华大学教授。
钱钟书与杨绛,1932年春在清华初识,1933年订婚,1935年结婚,同船到英国(杨绛是自费留学),1937年秋同到法国,1938年秋同船回国。
主 题
原文: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原文:孙柔嘉: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她和方鸿渐是芸芸知识分子间很典型的夫妇。
愚民措施
原文:办报是开发民智,教书也是开发民智,两者都是‘精神动员’,无分彼此。论影响的范围,是办报来得广;不过,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感触: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立场,从上帝的视角全面客观看问题,可以帮助你辨别观点与事实。
婚姻
× 女性因为男人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
× 女性仗着自己生病等原因发脾气
√ 距离产生美
√ 婚姻的底线:彼此不讨厌
原文:写好信发出,他总担心这信像支火箭,到落地时,火已熄了,对方收到的只是一段枯炭。
感触:荷尔蒙触发的情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处事/人性
达到自己的目的,然后又能让别人感激你;
原文: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感触:当你只比别人优秀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而当你比别人厉害很多的时候,别人会仰慕你。
原文:经过长期艰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感触:认识一个人,需要一辈子的时间,不要急于下结论。
原文:有时候一个人,并不想说谎话,说话以后,环境转变,他也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意向。
感触:谨言慎行
原文: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
感触:地位的高低并不直接增加缺点,而只是地位越高,缺点越明显。人性弱点的普遍性。
原文:西洋赶驴子的人,每逢驴子不肯走,鞭子没有用,就把一串胡萝卜挂在驴子眼睛之前、唇吻之上。这笨驴子以为走前一步,萝卜就能到嘴,于是一步再一步继续向前,嘴愈要咬,脚愈会赶,不知不觉中又走了一站。那时候它是否吃得到这串萝卜,得看驴夫的高兴。
感触:关于画饼
原文:鸿渐暗笑女人真是天生的政治家,她们俩背后彼此诽谤,面子上这样多情,两个政敌在香槟酒会上碰杯的一套工夫,怕也不过如此。假使不是亲耳朵听见她们的互相刻薄,自己也以为她们真是好朋友了。
感触:面对面的多情不可当真。
德才
原文: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感触:对于身体有缺陷的人,最大的尊重是,摒弃多余的同情,让他感受不到缺陷的异常。
原文: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感触:发自内心的涵养,而非仅有外显的作。
原文:“我知道这东西太难了,从没学过。”----“这话有语病,你没学过,怎会‘知道’它难呢?你的意思是:‘听说这东西太难了。’”
感触:做了,认识了,才能定义它,否则你只是在主观臆断。
感触:还没学,并未知道它是什么,所以并不能知道它难。而当你觉得难,而不行动时,就会形成自证预言。因为你觉得他难,懒于行动,故而未学,于是你一直都不会。然后你安慰自己它难。于是你从未认识它,你只是主观的定义它难。
原文: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溪,这表示只要没有危险,人人愿意规外行动。
感触:人都有贪图便利而忽略规则的倾向。
梦想与现实
原文: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感触:想与做是两件事。
原文:一个人应该得意,得意的人谈话都有精彩,譬如辛楣。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因为一向不爱听人家发牢骚,料想人家也未必爱听自己的牢骚。
感触:大家都喜欢和阳光、积极向上、给予自己正能量的人在一起。
经验与创造
原文:创作的一个重要成分是想象,经验好比黑暗里点上的火,想象是这个火所发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远超过火点儿的大小。创造的故事往往从多方面超越作者本人的经验。要从创造的故事里返求作者的经验是颠倒的。(杨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