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傅雷家书》有感(《傅雷家书》阅读指导)

读《傅雷家书》有感
张璟琳老师推荐:
高铭骏同学体悟《傅雷家书》的视角比较独特,不但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深情,还关注到了它的历史价值。
读《傅雷家书》有感
初二8班 高铭骏
关于书信,不仅有“鸿雁传书”“陇头音信”等成语,还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在交通不发达、通信不方便的古代社会,书信承载了无尽的牵挂与情感寄托。
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们身在何处、年纪多大,父母都还像他们小时候一样爱着他们。
《傅雷家书》中的傅雷与傅聪就是一对典型的“异地父子”。傅聪在波兰留学期间,傅雷夫妇对他百般关心,与傅聪的往来书信有上百封。除了在信中询问生活、学习状况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培养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如,在1954年4月21日的信中,傅雷鼓励傅聪“一个又一个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又如,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信中写道:“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这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即便岁月流转,仍是常读常新,现在看来依旧有着警示和教育的意义。
《傅雷家书》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循循善诱,让我们怀念那个年代中封封书信里饱含的深情厚谊,感受文字的美丽,更是为我们完整地保存了那个时代的记忆,为我们了解过去的历史开启了一扇窗户。书信的内容是最具价值的,特别是那些带有特定历史发展烙印的书信,几乎可以当做历史的佐证。
比如,傅聪曾在1955年4月13日给傅雷的书信中写道:“技术训练的方法,波兰远不如苏联”“假如过去六个月在苏联学,我不敢说比赛的名次可以更高,但我敢说成绩一定可以更好”。虽然他出于对波兰的感情,“也并非一定要去苏联”,但可以看出,傅聪打心里向往去苏联深造,因为在那里可以提升他的演奏技巧。
但是傅雷看得却更广阔、更长远。他说:“转苏学习一点,目前的确不很相宜。政府最先要考虑到邦交,你是波政府邀请去学习的,我政府正式接受之后,不上一年就调到别国,对波政府的确有不大好的印象。”(出自1955年4月11日傅雷所写的信。)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转学”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傅聪的转学问题,竟然涉及了两国的外交大业。通过查阅资料我得知,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波兰,两个原本陌生的国家突然变得亲密起来。正因为如此,傅雷才再三让傅聪谨慎考虑转学事宜。《傅雷家书》似乎能为中波两国的外交史提供一些补充资料。
我们现在已经很少写信了,即使远离父母,也有电子邮件、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沟通交流。即时通信工具虽然方便快捷、省时省钱,也省去了书信的措辞严谨、落伍老套等麻烦,但昔日书信中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文字、深邃的哲理都被程序化的声音和符号所代替。这些符号转瞬即逝,即使里面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却很难长久留存,那些“见字如面”的书信真的是有些“衰落”了。
在《傅雷家书》中,关于傅雷因傅聪在学业上的进步而表现出高兴的描写就有许多处。如,1954年12月27日傅雷在写给傅聪的信中写道:“好消息太多了,简直来不及,不知欢喜了哪一样好!妈妈老说:‘想起了小囝,心里就快活!’孩子,你太使人兴奋了。”又如,1955年1月26日傅雷在得知傅聪的音乐会非常成功后,在信中写道:“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时,仿佛能亲眼看到傅雷夫妇在得知傅聪大获成功时的欣喜若狂,以及因太过感动而泪水涟涟。但是现在,人们在网上聊天时往往只会用“哈哈”表示开心,用“哈哈哈哈”表示特别开心,仿佛只能以“哈”字的多少来表示愉悦程度的深浅,至于为什么开心,都懒得说明。
古人很看重家书,不仅因为那个时候通信不便,更多的是因为可以通过家书传递家教。家中的长辈利用家书把道德修养、人格风范传授给子孙,因此才在历史上产生了如《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和《傅雷家书》等一些著名的家书。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新技术,更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呼唤传统家书的回归。让我们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静下心来,铺开信笺,拿起钢笔,句句寻思,字字斟酌,用纯真、质朴的文字,把当下的所思所感写给远方的家人和朋友,为我们的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同 学 点 评
此篇文章语句通畅,思路清晰,主旨明确,是一个完整,亦有着独到见解的《傅雷家书》之所感。第一段巧妙引用古代经典诗句写出书信在古时的作用,后又对傅雷傅聪这对“异地父子”的父子情深,及父亲指导儿子品性人生之道一一阐述明了,让人对所谓情操高尚有更深刻的了解。中间部分曾写到有关傅聪想去苏联深造父亲提议阻拦一事,这照应了前文所说“历史的佐证”,保证了文章的连贯性。而我个人比较有感触的是最后三段的内容。这三段皆运用了古今对照的手法,既写出家书的纯粹质朴,亦写出现代人运用互联网沟通交流的劣势,即缺乏真实的情感流露。诚然,互联网时代的便捷性值得推崇,不过人们不应彻底将书信遗忘,因为这可以“为人生留下美好的回忆”。
——初二8班 钮可萱
本文开头引用诗句,中间将书中的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一并抒发出来,最后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书中内容反思并号召大家继承和发扬家书文化。文章叙述得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明白其含义。
——初二8班 张谦益
作者在开头运用古诗和成语来体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而后又说明了傅聪与父母的亲情,与他们之间那充满亲情的家书,体现出家书中蕴含的亲情,与开头段相呼应。之后作者将现在的聊天与以前的聊天相比,突出现在的人情味淡。结尾呼吁我们拿起笔放下手机,给家人写一封充满感情的书信,升华了主题。
——初二8班 陈昱天
这篇文章思路清晰,作者文字语句流畅,并引用许多古诗来表达整篇文章的主题以及烘托出背景。整篇文章,以家书为题材,串联多个角度,表现出家书里的浓浓亲情与温情。作者通读全书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比古今的通讯方式,更加深刻了他对现代社会里的“家书中亲情”的思考。
——初二8班 周正锟

 

《傅雷家书》阅读指导
编者荐语: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开福区张莉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推出一系列精品课程,今天推出的是工作室成员湘一立信实验学校陈芳老师的《傅雷家书》名著阅读。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教学视频;?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傅雷家书》阅读指导
湘一立信实验学校 陈芳
教学设计

导入
书是一道厚重的门,垂青着每一位敲门者。那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 是一座掘不尽的矿。欢迎走进今天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傅雷家书》。

读信
在一九五五年五月八日、九日的书信中,傅雷先生写到了自己长篇累牍给儿子写信的目的,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家书摘录:“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还有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诚如傅雷先生所说,这些家书主要贯彻了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等方面的理念和思想,对傅聪的人格教育、艺术教育和生活教育。
方法指导:家书的内容大多零散,建议大家在读的时候可以放慢速度,对内容进行分类,在每一通信前标注类型或主要内容,帮助记忆,也利于对作品内容进行宏观把握及分类梳理。
(一)人格教育:
傅雷认为:“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修养是整个的、全面的,还应该包括对世界、对政局的看法与态度,比如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摘录:“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胸襟宽广:
家书摘录:“好像世界上公认有个现象:一个音乐家(指演奏家)大多只能限于演奏某几个作曲家的作品。其实这种人只能称为演奏家而不是艺术家。因为他们的胸襟不够宽广,容受不了广大的艺术天地,接受不了变化无穷的形与色。假如一个人永远能开垦自己心中的园地,了解任何艺术品都不应该有问题的。”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得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坦,工作反而会顺利。”
真诚坦白:
家书摘录:“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便会了解的。我一生做事,总是第一坦白,第二坦白,第三还是坦白。”
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而真诚是需要长时期从小培养的。社会上,家庭里,太多的教训使我们不敢真诚,真诚是需要很大的勇气作后盾的。所以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忍,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imperfect[较少不完美之处]!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 ”
淡看挫折:
家书摘录:“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 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厘清苦闷:
家书摘录:“人没有苦闷,没有矛盾,就不会进步。……从另一角度看,最伤人的(对己对人,对小我与集体都有害的)乃是由passion[激情]出发的苦闷与矛盾,例如热衷名利而得不到名利的人,怀着野心而明明不能实现的人,经常忌妒别人、仇恨别人的人,那一类苦闷便是与己与人都有大害的。凡是从自卑感自溺狂等等来的苦闷对社会都是不利的,对自己也是致命伤。反之,倘是忧时忧国,不是为小我打算而是为了社会福利、人类前途而感到的苦闷,因为出发点是正义,是理想,是热爱,所以即有矛盾,对己对人都无害处,倒反能逼自己做出一些小小的贡献来。……自己的小我苦闷才能转化为一种活泼泼的力量而不仅仅成为愤世嫉俗的消极因素……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自我反省:
家书摘录:“我们知道你自我批评精神很强,但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能成为有力的武器,也就在于它能培养冷静的科学头脑,对己、对人、对事,都一视同仁,做不偏不倚的检讨;对事物有全新的看法和感觉,能更加正确地看待自己。然而,自我批评并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还应该付诸实际行动,不断剖析和完善自己。”
“老是蒙着自己,不正视现实,不正视自己的病根,而拖泥带水,不晴不雨地糊下去,只有给你精神上更大的害处。该拿出勇气来,彻底清算一下。”
谦和有礼
家书摘录:“人越有名,不骄傲别人也会有骄做之感:这也是常情;故我们自己更要谦和有礼!”
“以后要多注意: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随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理直也不要气壮,得理也要饶人。态度谦恭,虚怀若谷!
“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别人都说我们骄傲了。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对自己亲近的人更是。我有时也会。所以要反省啊。 待人要谦和有礼 ,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
有行动力
家书摘录:“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做则。”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二)生活教育:
《傅雷家书》里有很多家常话,这些家常话处处透露出深沉的父爱。其中包括如何对待恋爱、婚姻,如何劳逸结合,如何管理钱财及如何处理生活细节等方面。
如何对待恋爱和婚姻
(1)爱情第二
家书摘录:“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对文学的忠诚。文学第一,艺术第 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 ,这是我至此没有变过的原则。”
(2)不求“完美”
家书摘录:“终身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能太苛。事情总有正反两方面:追得你太迫切了,你觉得负担重;追得不紧了,又觉得不够热烈。温柔的人有时会显得懦弱,刚强了又近乎专制。幻想多了未免不切实际,能干的管家太太又觉得俗气。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呢?抚躬自问,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
(3)注重本质
家书摘录:“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有了这三样,其他都可以逐渐培养;而且有了这三样,将来即使遇到大大小小的风波也不致变成悲剧。”
(4)包容平淡
家书摘录:“古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有一句话说,“夫妇相敬如宾”,可见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另外一句的意义是说,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背景补充:傅雷与妻子朱梅馥一起携手走过了30多年的婚姻,在抗战、反右等不同时代,始终相濡以沫,互相扶持。杨绛曾经称赞朱梅馥是“集温柔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漂亮的夫人,能干的主妇于一身的女人”。
劳逸结合
家书摘录:“适量的音乐会能刺激你的艺术,提高你的水平;过多的音乐会只能麻痹你的感觉,使你的表演缺少生气与新鲜感,从而损害你的艺术。”
“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马拉松赛跑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
注重理财
家书摘录:“孩子,光是瞧不起金钱不解决问题,相反,如果不会处理,临了竟会吃金钱的亏,做物质的奴役。
“过去我一再问及你经济情况,主要是为了解你的物质基础,想推测一下再要多少时期可以减少演出,加强学习——不仅仅音乐方面的学习。我很明白在西方社会中物质生活无保障,任何高远的理想都谈不上。但所谓物质保障首先要看你的生活水准,其次要看你会不会安排收支,保持平衡,经常有规律的储蓄。生活水准本身就是可上可下,好坏程度、高低等级多至不可胜计的;究竟自己预备以哪一种水准为准,需要想个清楚,弄个彻底。”
关注细节
家书摘录:“有件小事要和你谈谈。你写信封为什么老是这么不neat(干净)?日常琐事要做得neat(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而从事艺术的人应当最恨不调和。我这回附上一小方纸,还比你用的信封小一些,照样能写得很宽绰。你能不能注意一下呢?以此类推,一切小事养成这种neat(干净)的习惯,对你的艺术无形……中也有好处。因为无论如何细小不足道的事,都反映出一个人的意识与性情。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
(三)艺术教育:
傅雷先生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信中通常大量篇幅畅谈美术、音乐及文学,谈巴尔扎克、约翰克里斯朵夫、李杜、王国维。他在艺术方面对儿子指导如下:
艺术的相通性
家书摘录:“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
“一切伟大的艺术家(不论是作曲家,是文学家,是画家……)必然兼有独特的个性与普遍的人间性。我们只要能发掘自己心中的人间性,就找到了与艺术家沟通的桥梁。再者能细心揣摩,把他独特的个性也体味出来,那就能把一件艺术品整个儿了解了。——当然不可能和原作者的理解与感受完全一样,了解的多少、深浅、广狭,还是大有出入;而我们自己的个性也在中间发生不小的作用。
“你的艺术需要时时刻刻的创造,便是领会原作的精神也得从多方面(音乐以外的感受)去探讨:正因为过去的大师就是从大自然,从人生各方面的材料中‘泡’出来的,把一切现实升华为感情与情操,所以表达他们的作品也得走同样的路。”
技巧只是手段
家书摘录:“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 ”
感性+理性+爱
家书摘录:“你对音乐的理解,十分之九是凭你的审美直觉;虽则靠了你的天赋与民族传统,这直觉大半是准确的,但究竟那是西洋的东西,除了直觉以外,仍需要理论方面的,逻辑方面的,史的发展方面的知识来充实;即使是你的直觉,也还要那些学识来加以证实,自己才能放心。所以便是以品味而论觉得格格不入的说法,也得采取保留态度,细细想一想,多辨别几时,再作断语。这不但对音乐为然,治一切学问都要有这个态度。所谓冷静、客观、谦虚,就是指这种实际的态度。”
家书摘录:“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须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换言之,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理智之外,还有一个“爱”字!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绝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光有理性而没有感情,固然不能表达音乐。”

识人
钱钟书先生曾说:“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有两个人很重要,一个是不宽恕的鲁迅先生,一个是有大爱的傅雷先生。”傅雷先生有着怎样的经历,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插入视频:傅雷简介)纵观傅雷的传奇一生,可以用五个词语来概括他。
才子:
在傅雷家书里,我们充分体会到了他学贯中西、知识广博,对美术、音乐、雕塑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
君子:
年傅雷被指为亲美反苏急先锋,上海作协党组书记周而复想保傅雷“过关”,暗示傅雷,检讨不妨将调子定高点。但傅雷却回答得斩钉截铁:“没有廉价的检讨。”见傅雷不肯低头,周又让其好友柯灵前去说服。但傅雷的回答依然斩钉截铁:“人格比任何东西都可贵!”
在傅雷夫妇不堪凌辱,终于决定了断自己生命的前夕,写了一封遗言,交代了十三件事情,凡事有交代,几乎事事关乎他人。那晚,夫妇俩将床单撕成长条,然后搓成绞索,挂到落地窗钢架上。临行前,还在地板上铺了一床棉被,惟恐木凳倒地会影响楼下保姆的睡眠。
威武不屈、人心温厚。君子之风,莫过于此!
赤子:
“过分的认真,在他性格里构成一种强烈色彩。因此带来的就是执拗,大家觉得他太桀骜不驯了。” ——柯灵“提到学术、艺术,我只认识真理。”
——傅雷
对人、对艺术、对国家,傅雷坦率真诚,永葆赤子之心,是傅雷的一贯作风。
严父:
在育儿方面,傅雷是一个望子成龙的严父。
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傅雷苛严之极。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每天吃饭,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妨碍了同席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咀嚼声。站着跟长辈说话时,要身体站直两手下垂,说话时决不能将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两孩子在父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只有当父亲出门后,才敢大声笑闹。
家书摘录:“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
慈父:
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傅雷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傅雷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所有书信,或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又或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他把拳拳父爱倾注在那家书中,事无巨细、一一交代,频繁写信,花式催信,字里行间全是对孩子的思念和牵挂,柔软细腻、舐犊情深。

有悟
傅雷的墓碑上刻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其实他又何止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他还给儿子创造了一个世界,给我们所有人创造了一个世界。读完这本书,大家有什么感悟呢?

小结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让我们一起致敬傅雷,致敬《傅雷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