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牟钟鉴:我的几点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我自己有一套看书的方法,但是我反对它。
曾经读过一套江献珠的食谱《家馔》,里面介绍了猪肉的不同切法,于是我明白世人对烹饪存在绝大误解。烹饪是一种家学,需要有积淀和传承,并不是因为你天天吃饭,天天烧菜,你就真会烹饪。读书也是一样,认识4000个汉字就足以应付大多数书籍,但那不过是看书罢了,和读书并没有多大关系。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这不过是偷懒的说法。别人入书山如果有路引,有罗盘,有地图,你再怎么勤奋也追不上。
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大人给你的阅读建议往往是”从名著开始“。所以,你会去看《荷马史诗》,会去看《西游记》,会去看《悲惨世界》。于是你知道了一堆故事,明白了小说就是讲故事,大人也就从每天讲睡前故事的苦役里解放了出来。你真读了这些书吗?并没有,你只是看了些故事。我也知道,长久以来在你心底里一定有一个问题:凭什么是名著?我觉得故事很一般啊?不就是以《堂吉诃德》为例,讲述一个疯疯癫癫的骑士和他蠢笨仆从的历险故事。许多人把它当做笑话来看,少部分人看完流着泪说自己看到了理想主义、骑士精神。无论是笑话,还是理想主义的隐喻,何以解释它能够成为世界名著?何以解释如此之多的文学名家对它推崇备至?是因为他们写不好笑话,还是因为他们没有恰当的方法表达理想主义?
这就是没有路引,没有罗盘,没有地图的坏处。你异常勤奋地翻完厚厚一本《堂吉诃德》,却像一头马蜂面对一头犀牛那样束手无策,无下嘴处。如果你希望得到上述问题的解答,我个人建议你上网搜索一篇文章,作者是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受到诋毁的塞万提斯的遗产》。在这篇长文里,昆德拉解释了为什么《堂吉诃德》如此重要,以及为什么他认为《堂吉诃德》是所有现代欧洲小说的开启者。
等待你阅读完毕的分割线
不出意外的话,你会非常沮丧地回来,告诉我说看不懂昆德拉在说什么。他没有谈《唐吉坷德》的中心思想,也没有谈塞万提斯的写作手法,而是写了一大堆和故事全无关系的东西,看起来像是哲学或者是心理学,总之是貌似高深却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
世界名著犹如人类文明史上的山峰,那么,让你爬上各个山峰是为了看什么?看下一座山?看更多山峰?不,爬山是为了看大地。地理学上说,高山是因为大陆板块挤压而成。换成中国人惯常的说法,高山是地脉汇聚所至。所以爬上山顶,是为了观看地脉走向,理解何以此处有这样一座山峰。一本所谓的世界名著,并非凭空而降,而是文明发展到某一阶段,自然生出来的结果。文明如同地脉一般发育涌动碰撞,名著如同山峰一般耸立大地。
人们推崇《荷马史诗》,并非单纯因为它的文学水准。而是因为在其中,可以窥见古希腊人兴建的文明有什么特质。他们如何组织,又如何行事,其中不同的人的人生追求什么,社会推崇什么,以及他们对世界和神灵的理解。也就是说,虽然古希腊文明早已消逝,但透过《荷马史诗》我们今人可以试着理解古希腊人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看待自身的。否则,纯粹按照故事来理解,《伊利亚特》不过是神仙挑唆凡人打了十年醋架,《奥德赛》无非是古希腊版的薛平贵试探王宝钗。而凡人英雄为了荣誉而战,即便因为被神谕的力量所摧毁,命运一早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他也依然选择越过特洛伊的城垣直面毁灭,就失去了那种夺人心魄的力量,和对于凡人的深深敬意。
再回到米兰·昆德拉和《堂吉诃德》。人们无法理解昆德拉所说,并不是因为才智上的差别,而是因为根本不会从心里升起类似的问题。我们在100年时间里,急速从封建文明进入了网络时代。前一分钟还在堂屋里给太师椅上的爷爷磕头气不敢出,后一分钟已经在社交网络上自拍展示自我了。我们没有塞万提斯的那种从容,慢慢感受到神权旁落,大一统的世界观分崩离析,得以用小说讲述这种变化,讲述一个人在破裂成无数个不同的世界里进出的隐喻。所以,我们不会去问当神消失之后,人何以自处,将会面对怎样一个世界的这种问题。别人有几百年的时间慢慢感受,而我们这里只是一瞬间就进入了新世界。那么,也就只能把《堂吉诃德》当做一本故事书来看,甚至把它理解为理想主义的末路悲歌或者骑士精神的最后余晖。哪里有这样的事呢?堂吉诃德最大的问题,是面对着一个他本来非常确定的世界,却突然发现它变得模糊不清。
而堂吉诃德当年所面对的世界,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世界又不一样。如同翁贝托·艾柯所说,以往的人们无论是在旷野还是牢狱,矿井还是沙漠,他们都清楚地知道自己并非一个人,没有人见证自己的存在。上帝或者上天又或者什么至少存在始终作为观众在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也清晰地知道这一点,因此不会感到特别的孤独。而在今天,这唯一的观众彻底消失了,世间再没有任何观众目睹自己的存在,于是人们开始热衷于自拍和直播,努力让其他人类得知自己的确存在于这个世上,为自己的存在争取必要的观众。从堂吉诃德枪挑风车,到人人高举自拍杆,故事的形态会有很大的改变,但在所有的故事后面,在所有的行为背后,揭示的都是同样的三个问题: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存在。
如果说书山里真有什么路引,有什么罗盘,有什么地图的话,我觉得就是以上三个问题。在不同的文明里,在同一文明的不同阶段,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理解都不相同。或者我们应该反过来说,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发生了变化,就会把人带入下一个阶段,带来新的发明创造,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形态,以及新的作品。因此,读书和看书的区别也在于此。看书是看书山,看得越多可能越是障碍;读书是看文明脉动,看得越多书变越少,如掌观纹。
这些年来我看过许多书,从欣然漫步变成了茫然迷路。过四十岁之后才又慢慢清醒过来,重新在书中获得了教益。希望你不用重蹈覆辙,追求书山文海,却根本不关心来处,那样读再多书也不过是散装知识,还很可能变成一个容易生气的人。

 

牟钟鉴:我的几点读书心得
我这大半生主要做三件事:读书、教书、写书,教书和写书都离不开读书,书成为我精神生活的源泉。我从小喜欢读书,中学时已成习惯。后来报考北京大学哲学系并被录取,于大学期间,系统阅读了大量哲学经典。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哲学笔记》《矛盾论》《实践论》等,在中国哲学史方面,细读了《四书章句集注》《道德经》《庄子内篇》《传习录》《中国哲学史》《新原人》和《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等,在西方哲学史方面,主要是读各时期的《西方哲学史资料选辑》。
毕业后进入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读了《资本论》,作了十几万字笔记;读《诗词格律十讲》,开始写点绝句和律诗,喜欢上唐诗宋词。改革开放后,随着学术研究向儒学研究、道家道教研究和宗教学研究的开展,读书的范围不断扩大,儒家经学注疏、道教重要经典、佛教核心经典、西方宗教学代表性作品和民族学作品,不断进入视野。一方面这是研究的需要和推动,不广泛吸收前人、时贤成果便无法综合创新;另一方面则是大学教书的需要与推动,教育者先要受教育并在教学相长中提高自己。
我的读书心得是受前辈师长的熏陶加上自己积累的经验而形成的。关于读书,首先要在各类经典上多下功夫,打好一生读书的基础,尤其古代原创性经典如《四书》《道德经》《史记》等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基因,是人生智慧的孵化器,在青少年时代便可阅读,夯实基石,一生受用。尔后百读不厌,结合自己不同时期的经历反复阅读,同时向贤者请教,方能领会其中智见,发挥引领人生的作用。
第二,阅读古代文史哲大师的著作要做到“涵泳”,即作同情地了解,深入经典内部,像水中潜泳那样体味大师的本心,与他们作心灵的对话,又能在其中自由穿行,获得一种入其内而又出其外的觉解,这是冯友兰先生给我们研究生作辅导时所作的点拨。做到这一点便可与大师“心心相印”,有所会通,否则便是隔靴搔痒,或者以偏概全。书有各式各样,但凡传世之作必有其特色,读书先要吃透作者的用意和好处,然后知其不足,不要一上来就挑毛病,那是不虚心,把自己看得太高了。
第三,以读书为乐,使它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又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真正的学习必须是乐在其中。书是智慧的海洋,汇集了人类文明的成果。读书能开阔认知视野,充实精神生活;要使自己不愚昧、有文化,必须读书。知书重要而读之,必发生兴趣,久之不仅习惯成自然,而且读书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就会活到老读到老,一间小书房就是一个大乐园。孔子说:“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若能有两三挚友常在一起交换读书心得,乃至争论不休,则必相得益彰、乐趣横生。
第四,读中国古书,要能识繁体字和文言文,在工具书与历代注本的帮助下,可以直接面对没有断句标点的原典,这样就能在参考现代译注本的同时又不受其误读的局限。这是可以训练的。北大朱伯崑先生给我们讲古代哲学史史料课时,让我们把原生态的若干篇古代文言文作出标点,译成白话,一句对一句,不能大而化之,这使我们增强了阅读古文的能力。任继愈先生让我给1978级及以后的世宗所研究生讲授古代汉语,我参考了训诂学、文字学的名著,养成了使用文史哲工具书的习惯,给研究生布置古文今译作业,结合问题作讲解,研究生的古典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我也从中受益匪浅。
第五,鉴别创新。经典古书都有其普遍性与时代性,包含着常道与变道,今人读之必须站在当前时代的高度鉴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有所选择取舍,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南京大学原校长匡亚明提出读古典书“三义”说:把握本义(准确理解文本),吸纳他义(借鉴前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出我义(进行综合创新,作创造性诠释)。总之,读书要以文取义,活读活用,不以辞害义。
第六,读书要以“我”为主,分类型而读之。研究和喜欢中华文化的人,对文史哲经典要精读,对重要参考书要选读,对其它相关的书可浏览。各学科专业人士,对专业要典应精读,对相关他科好书可选读,对层出不穷新书可浏览,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发现亮点,择其有独特价值者再细读。研究中国学的学者,本着中体西用的原则,读相关书典时要走近中国精神并把握其独特思维方式、话语风格,同时吸收外国文明成果,在会通中推出中国特色理论观点,不被西方话语所左右。这就是中国主体、世界眼光。
第七,读书要知行合一,在读书中提升人生境界。中国儒道佛三家的书,讲的都是生命的学问,教人超越世俗功利价值、提高人生境界,同时明体达用、有益社会民生,千万不能把它们仅仅当成工具性的知识、服务于追名逐利的目标。因此读这类书要与做人相联系,有人生体悟在其中,并且加以践行。《中庸》说:“尊德性而道问学”,要求人们把品德修养与读书结合起来,随时解决一些人生困惑的问题,涵养君子人格。如果读书只使自己增加了一堆外在知识,在精神上没有增加任何真善美的营养,这书就是白读了。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的提取极为快捷,它为志于道者提供了获取中外知识的方便,同时也会造成一批学业上的懒汉,不去认真读书,不作深沉体味,现成拿来就用,甚至利用网络信息拼凑学术或学位论文,这是违背学术道德的抄袭行为,不仅要用规章加以制止,还要使抄袭者明白这是害人又害己的事情。
以上几点读书心得,肯定是不完美的,但毕竟是我一生读书的真实感受,提供给读者以作参考。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荣誉资深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