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鉴权谋:忍耐才是大智慧——权谋家并非睚眦必报!

【出处】《资治通鉴》 第224卷 唐纪40
【原文】十二月,庚辰,盗发郭子仪父冢,捕之,不获。人以为鱼朝恩素恶子仪,疑其使之。子仪自奉天入朝,朝廷忧其为变;子仪见上,上语及之,子仪流涕曰:“臣久将兵,不能禁暴,军士多发人冢。今日及此,乃天谴,非人事也。”朝廷乃安。
【译文】十二月庚辰(初四),盗贼挖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冢,官府搜捕,没有抓获。人们认为鱼朝恩向来讨厌郭子仪,怀疑是他派人干的。郭子仪从奉天入朝,朝廷害怕他因此背叛。郭子仪拜见代宗,代宗提到这件事,郭子仪痛哭流涕地说:“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许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坟墓。今天挖到我的头上,这是苍天在谴责我,不关乎人事。”朝廷于是安定下来。
【解析】手握重兵的郭子仪,自己老爸的坟冢被盗挖,普通人都会愤怒,而要求朝廷给个说法的事情,可是郭子仪却硬生生的忍了下来。权谋家并非处处睚眦必报,忍耐是更大的智慧,权谋网具体解析如下:
一、为什么官府没有抓获盗贼?
1、两种可能,一个是真的没抓到,这个可能性很小,如果是没抓到,搜捕之人执行性不行,破案能力不强,为什么朝廷不处罚办案人员,或是执行更声势浩大的搜捕,给郭子仪一个交代?朝廷没有这么做,只是说没抓到,敷衍交差。
2、第二个是已经抓到,对外声称没有抓到。抓到之后经过简单的审讯,得知是当朝红人鱼朝恩的人,这时候办差的人就很为难了,如果把盗贼交给郭子仪,得罪了红人鱼朝恩。会引发更大的斗争,办案人员自身卷入是非,如果不交人,顶多是个办案不力。两害相权取其轻。
二、知是鱼朝恩为什么不攻击?
1、鱼朝恩一直讨厌郭子仪,即使这事不是鱼朝恩做的,郭子仪也可以,以次为借口和鱼朝恩撕破脸。但是郭子仪没有攻击,而是忍下来了。他的心理计算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这个盗墓的事,鱼朝恩不会承认,且不会有更多的证据,就是有证据,也不足以扳倒。所以打不到,就贸然动手,不是权谋家所为。
2、如果郭子仪发动斗争呢?鱼朝恩是红人,且郭子仪在外带兵,不常在朝廷,鱼朝恩就会不断地在皇帝面前中伤他,这是非常有可能的。郭子仪被离间君臣关系,就很难再带兵,就会因小失大,从而军权,且自己的父亲坟冢之事已成了既定事实,过去就过去了。
三、郭子仪的忍让化解了矛盾。
1、郭子仪的突然入朝,让皇帝和鱼朝恩都捏了把汗,都怕郭子仪会拥兵自重和朝廷唱反调,这样会让朝廷处于被动地位,就算时候能够镇压,也会带来极大的内耗,这个局面是朝廷不愿看到的。鱼朝恩和郭子仪一个是皇帝的亲信,一个是皇帝的重臣,很是唐代宗尴尬难办。
2、朝廷找不到一个可以交代的借口。这时候,郭子仪的这段话,给所有人一个台阶下“我长久带兵,却不能禁止残暴的行为,许多士兵挖掘别人的坟墓。今天挖到我的头上,这是苍天在谴责我,不关乎人事”这个和朝廷无关,和鱼朝恩无关,是自己的报应。大家都松了口气。
经过上述对郭子仪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他经过了理性的算计之后,没有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对于既定事实,予以默认,又给所有人一个台阶,这个自我忍耐的控制,让郭子仪解除了朝廷对他的猜疑,同时也和鱼朝恩之间的矛盾得到了缓和。为在外带兵,解除了后方的有压力。所以说,郭子仪的这种忍耐的智慧,超越了普通人的睚眦必报,从而走向更大成功的!
权谋网,让你的职场少走十年弯路!
更多文章请访问 www.mou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