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毫银针产地(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产地

白毫银针属白茶,主产于福建省北部(简称“闽北”)地区的宁德市福鼎市(县级市)和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县一带,以当地大叶茶品种茶树之嫩芽叶为原料制成,为闽北地区特产,也是福建名茶和中国传统名茶。因身披白毫,细长如针,故被称为: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以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之当地大叶茶树品种当年第一轮春茶之多毫且幼嫩的单芽或嫩芽叶为原料,以闽北白茶制作工艺制作。作为微发酵茶,将单芽或嫩芽叶萎凋后直接晒干(生晒)或烘焙是包括白毫银针在内的白茶的传统制作工艺。在过去,福鼎的白茶以烘焙为主,称“北路白茶”,其中的白毫银针称“北路银针”;政和的白茶以生晒为主,称“南路白茶”,其中的白毫银针称“南路银针”。

现在两地均有生晒白茶与烘焙白茶,制作工艺已无太大差异。而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为更方便白茶的贮藏、运输,出现了将散茶压制成饼茶、块状茶等成形茶的白茶制作工艺,紧压形白茶与散茶一起成为白茶的两大茶品茶形。但依据我自己的品茶经验,包括白毫银针在内的白茶散茶在加温、加湿、加压的成形过程中,微发酵茶成为了高发酵茶,其包括色香味和效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而,就白茶而言,我更倾向于品饮散茶。

白毫银针由闽北茶农于十八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创制,在二十世纪初成为中国畅销海外的一大茶品。近年来,随着白茶养生保健功能的被重新认识,包括白毫银针在内的白茶茶品广受人们欢迎,成为国内一大热销茶。

白毫银针以当年初春新生的茶树单芽或一芽一叶之幼芽嫩叶为原料,以生晒或烘焙工艺制作。就散茶干茶而言,这两者的特征差异不大,均为条索状,芽头肥壮,遍覆白毫,挺直细秀如针,白如银霜覆盖在如绿玉般的茶蕊之上。用沸水冷却至摄氏90度左右冲泡,生晒的白毫银针汤色淡黄清碧;清新的花香沁人心脾,味清爽鲜甜;茶底鲜嫩匀齐,整道茶给人一种江南早春三月的意境。烘焙的白毫银针汤色杏黄,似秋日夕阳;汤香为秋日原野中的繁花之香,是那种带着成熟之气的芬芳;汤味醇润,带点丝丝缕缕茶叶特有的植物甜;茶底匀齐,深黄带绿色,如初秋开始转黄的树叶,整道茶给人一种北方初秋的意境。同样的叶子,仅因加工工艺的不同,就能形成不同的茶之色香味,营造出不同的茶之意境。就如同人,同样是人,社会化过程不同,最后作为成年人的个性特征不同,社会成就也大相径庭。

根据我的经验,以茶之嫩芽幼叶制作的白毫银针更适宜功夫茶的饮法——一冲一饮,若浸泡或煮泡,其茶味会出现较浓的涩味,自感难以下咽。而也正由于是嫩芽叶茶茶品,若打算贮存白毫银针成老白茶(茶界称白茶是一年是茶,三年成药,七年为宝,三年以上的白茶陈茶称“老白茶”),以三年左右为宜,如存放时间过长,白毫银针(尤其是白毫银针散茶)易碎化,影响口感和功效。此外,由于老白茶更适宜浸泡和煮泡,若是以芽叶茶为原料的白毫银针往往会在浸泡或煮泡过程中会被渣化,出现苦涩味,口感和功效远远不及新茶或三年内的茶。所以,我认为,就白毫银针而言,品三年以内的茶品更能得其佳味,获其良效。

茶语:制作的决定性作用。

本文已收录至即将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茶知道》一书。图片来自网络。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总第328期

*若您对茶生活有兴趣,欢迎来稿。

来稿请投论坛邮箱:

cshlt@sina.com

白毫银针产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