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半轮秋》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这首意境清朗、音韵流畅、自然优美的诗篇,在文学界吟唱了上千年,早已脍炙人口。2018年的某一天,这首诗却在观赏石界再一次被唱响,而领吟这首诗的人,是兰溪市观赏石协会首任副会长赵翔。

 赵翔,高高的个子,鼻梁上架着副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可在赏石界却是一匹不羁的黑马,卖石、玩石、赏石样样是高手。某个星期天,他去金华石市淘石,不经意间淘到了这块画面石,即欣喜若狂、如获至宝。回家清洗后第一时间给女儿看,女儿悟性极高,脱口便出:“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半轮秋”,恰似这块画面石的生动写照: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傍晚,诗人远游来到峨眉山下,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这种秋夜行船的感觉,只有顺流而下才能体会到。李白连夜从清溪驿站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他初出四川,乍离乡土,对家乡的山水与故人不免恋恋不舍,而江行见月,犹如见到故人。可船转入渝州以后,月亮即被高山遮住看不见了。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诗中那种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啊! 

诗境也就这样渐次为奇石欣赏者展开了,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波光粼粼。一位夜行人身背行囊从清溪出发,行色匆匆地走过小桥,躬身奔向远方。这个“奔”,李白诗里用的是“船”,而赵翔的石头里用的是“脚”。或许是这位行人误了李白的那趟船,为了赶到渝州和李白会合,一起去三峡看峨眉山上那半轮明月,他只能以步代船,不分昼夜、风雨皆程赶赴渝州。

 画面中的一山一水一桥一人,简洁明了。除了右上角那半轮“峨眉山月”相伴以外,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应了《道德经》中“万物之始,大道至简”的极致追求。画面张弛有度,主次有序,对立而统一,虽简约,却不简单!

“峨眉山月”是这块画面石的主题,它贯串整个石头的画面,使山、桥、水、人无处不对应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把石头中间留白的空间和简洁的画面统一起来,布局合理得当,且有小中见大之妙,无处不让欣赏者感受到山行体验和思友之情。这种意境,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这种意境,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极致,又有宋代山水画的雅致,令人陶醉;也是这种意境,早已成为诗意的触媒,由它引发的诗情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那半轮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

《峨眉山月半轮秋》的出现,在赏石界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尤其在画面石中更是一鸣惊人。它着实让玩石人吃了一回惊,也实实在在地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画面石的欣赏,重在意境,意境是画面石的灵魂。大多数玩石人对画面石的赏玩,都还停留在物象猎奇阶段,其实,画面石的鉴赏,不仅仅是从石头的纹理色块中看出妇孺皆知的物象,而是要求画面具有一定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让意境、主题、故事上升到艺术的高度,就会从精神层面提升了石头的价值。这一点,赵翔已经走在了前面,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峨眉山月半轮秋》是一块意境深远、格调高雅的好石头。它画面简洁、主题鲜明、外形规整、色质相宜、故事感人,也是一件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的好作品。欣赏它,能从中得到身心的愉悦,体会到石、境、人的共鸣。
 我爱之!不知君意如何?
 
(图文:吴胜宏)

欢迎各位石友鉴赏、转发!谢谢您们的关注!!

峨眉山月半轮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