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书( 同读一本书《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 )

苏格拉底的书

同读一本书,是孩子上了文理学院之后我们家庭开展的一项活动。美国文理学院推崇博雅教育,学生阅读量和写作量之大超过想象,每堂课都有讨论,学校要求学生都能精通阅读之艺术,为未来人生做准备。回想学生时代,很惭愧自己的阅读量屈指可数,工作之后又常常迷失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内心极度渴望能够重拾阅读。阅读不是目的,而是要增进学识,培养深厚的人文精神,重新建设新的知识架构。

孩子学校有着完整的博雅教育体系,每周所推荐的阅读书籍,都是奠定未来人生发展的一整套有价值的智识经典。与孩子一起同读一本书,避免大海捞针,用不着费时费力在书海里找寻,这是极为便捷的途径。我们深感,父母的成长越来越跟不上孩子的成长。同读一本书,使我们能够紧跟孩子成长的步骤,也成为家庭跨洋网络交流的共同话题,通过讨论交流,父母的一些看法也能够帮助孩子从另外一个角度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作者的观点,帮助孩子增进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
最近,我们同读一本书是《The last days of Socrates》,中文版是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最后的日子》,包括尤西弗罗篇、申辩篇、克里托篇、斐多篇。四篇内容描写是从苏格拉底被法庭召唤到饮下毒药这段时间里发生的几次谈话录。
这些对话中,苏格拉底的反应在常人看起来很令人不解,因为他似乎是在引导自己走向死亡,故意放弃多次可以避免死亡的机会,其实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以不必被判有罪,而在被判有罪之后仍然可以以其他刑罚来代替死刑,但他没有去争取。甚至即使在监狱里他还有机会逃跑活命,但苏格拉底执意赴死,不愿逃跑。

这些行为看起来很奇怪,苏格拉底不是不爱惜生命,即使没有法庭的判决相信他也会去自杀,或许死亡并非是苏格拉底的目的,而只是他的生活原则与其处境相结合的结果,他的原则使他在那些处境中必须作出那样的反应,而不是别的反应。

常人可能无法理解苏格拉底的行为。苏格拉底只承认论证的权威而无视其他意见,可以想象苏格拉底年轻的时候跟他其他年轻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有一天苏格拉底参悟到了一门追求真理的技术,这与他从智者那里学到的诡辩术不同,因为诡辩术的目的在于说服别人,只要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就行了,不必自己相信自己所说的是正确的。但是他忽然掌握了一门新的辩论技术,他的目的不在于说服别人,而在于说服自己,在于找到了一个真正正确的信念,说服别人只作为一个附带的目的。

这门技术首先是一种能够发现无知的技术,可以把那些"自以为知道什么而实际上一无所知"的糊涂状态揭示出来。

苏格拉底的特立独行,面对死亡时无所畏惧,相信是这门技术给他的力量,使他坚信真理,追求灵魂的完善,他认为自己所做的,即使是不正确的,也是他目前可以想到的最有理由相信为正确的。

2
苏格拉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雅典人啊,以伟大智慧和力量闻名于世的伟大雅典城邦中的公民,你们一心只想着聚敛钱财,追求名誉,却从不关心真理,追求智慧,不关心如何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完善,你们难道不感到羞愧吗?

我到处奔波没有其他目的,只是为了说服你们,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不要把关心身体、关心财富放在关心灵魂完善的前面。美德并不来自于金钱,而是金钱还有其他的好东西都产生自美德。

打一个好笑的比喻吧,我被神叫到城邦来,如同牛虻附在一头又大又高贵的马上,它由于过于巨大而慵懒,需要被叮咬刺激才能焕发活力,我相信神把我放在城邦中,就是让我到处走动,去劝诫、刺激、责备你们中的每一个人,不管你们走到哪里,都整天跟着你们。
苏格拉底做法必然引发他人的误解,他的反驳:我是神赐予城邦的礼物,我这些年来对私事毫不关心,而总是忙于你们的利益,就像一个父亲或者兄长那样劝导你们每个人关心美德。如果我从这种行为中得到了利益,获得任何的报酬,那我就有其他的目的。到现在,你们自己都看到了,我的指控者虽然无耻地困扰我很多的事情,也没可能厚着脸皮说我曾经收取过或者要求过任何的报酬,另一方面,我也有有力的证据来表明我说的是真的,那就是我的贫困。

面对死刑,他视死如归。“我从没向任何人去屈服过,从未由于怕死而违背正义,即使在不屈服就会死去的情况下。真正的哲学家践行哲学,就是在为死亡做准备,在所有人类当中,他们最不害怕死亡。”
“任何面临死亡时惶恐不安的人,都不会是智慧的热爱者,而是身体的热爱者,这样的人同样也是财富、荣誉的热爱者,或者两者都热爱。

3
《斐多篇》记录的是苏格拉底生命的最后一天,记录了他与其朋友的最后一次谈话,从哲学家应该如何对待死亡的问题开始,接着展开了对灵魂是否不朽的难题的探讨,苏格拉底关于灵魂不朽的论证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可以把它们概括为对立物互相转生论证,学习即回忆论证,无形物不可毁灭论证三个主要论证。

在死亡到来的时候,苏格拉底表现的极其坦然与镇定,因其对死亡理性的思考完全压过了身为人类对死亡的本能的恐惧,这也是本书最为触动人心的地方,斐多甚至说当时那种在场的经历是“非常让人惊奇的”。

对灵魂看法:从死亡产生生命的过程,就跟从生命变成死亡一样,是明白确定的。如果确实如此,那么这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灵魂能够再次回来,表明了灵魂在人死后一定会存在于某处。

能和神在一起的,只有热爱智慧的人。那些守规矩的又有着智慧的灵魂,跟随着神的指引熟悉周围的环境,而那些渴望身体的灵魂会在身体的周围徘徊不前,在有形的世界上待上很长一段时间,不断反抗并遭受着痛苦,直到被他的指引的神灵很不容易的用强力强迫的离开,当到达亡者的集中地的时候,这些不纯净的灵魂,或者曾犯过谋杀罪,或者做过同类灵魂做过的一些错事,其他的神灵都会避开他,不愿意与他为伴,不愿意给他带路,他只能在那里孤单的失落的游荡,直到在一个指定的时间,被迫的地走向与其相配的居住地。而另一方面,那些曾有过纯净的节制生活的灵魂,会有神灵给他们作伴,给他们领路,走向适合其居住的地方。

那些堕落者的灵魂,将会被迫游荡。作为对他先前行为的惩罚,他们会一直的游荡,直到有一天,由于对其有形事物的欲望而再一次被囚禁在一个身体之中,他们在过去养成的那些特点也会在这个世上当中延续下去。灵魂受到了身体的污染,它就很快的又会降落到另一个身体当中,这样的灵魂就不可能再跟神圣、纯净和单一的事物为伴了。

一个人应当在其一生当中尽其所能的获得美德和智慧,因为回报是公正的,而希望是巨大的。
——苏格拉底
明智的人不会坚持我所说的那些话都是正确的,但我想,一个人最好冒险地相信关于灵魂及其归宿之类的描述是真的,因为我们已经证明了灵魂是不朽的。

因此,一个人应该为自己的灵魂欢庆,如果在他的一生当中,他已经忽略了身体的快乐和装饰,把他们当成是外物,当成是弊大于利的;如果他已经认真的关心寻求知识的快乐,不用那些外物装饰灵魂,而是用他本身的自制、正义、勇气、自由和真理。这样一种状态的灵魂,已经做好了启程前往另一个世界的准备,只等待命运召唤他的时刻。

苏格拉底对美得论述也相当精彩:我不大理解一些人提出的关于原因的新奇的解释,如果有人告诉我是一个事物的美丽的原因是其可爱的颜色、形状之类的东西,我不会理会的,因为这种说法使我觉得很混乱。我会简明的、直接的、甚至还会笨拙的主张,使一个事物美丽的原因使他分享了美的本身,或者美的本身在他身上出现了。

不管你怎么称呼美的事物与美的本身之间的关系,我并未对这个关系的任何细节做任何的判断,但我认定一条是:美的本身使得任何美的事物成为美的。我想这就是我对自己以及任何其他人所能给出的最保险的看法。

灵魂是无形的,不代表它不存在;美也是无形的,也不代表它不存在,任何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美得本身在这个事物上出现了。同样,正义、公正、勇气、诚实也是无形的,但是却在世间无处不在,也存在其他动物之间,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

《论语·泰伯》曾子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苏格拉底在死亡之前的关于灵魂的对话,与佛教关于轮回基本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东西方先哲们为人类社会贡献的智慧,绝对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把这些人类的财富纳入到大学博雅教育的范畴,把先哲们的书籍作为大学必读书目,才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没有人文精神作基础的大学,怎能培养对人类社会有贡献的人?

想到这儿,孩子能够在最芳华时期、在处于森林的大学里阅读先哲的经典,与同学们讨论几千年前苏格拉底的对话,并用几年时间静心气和地把古今中外优秀书籍学习一遍,而不受世俗的干扰,我突然觉得很庆幸也觉得很神奇。这是同读一本书给我们带来的奇妙感觉,既有着知识盛宴所赋予的学识进步,也增进了远隔重洋的亲子感情。

喜欢就点关注吧!

苏格拉底的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