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文苑 | 李宏文:聆听郑州的声音(外一篇)

聆听郑州的声音文/李宏文
对于每一座城市,应有其属于特定年代的声音表达,就像郑州一样在历史中风化了的城市记忆,只要那些老郑州人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便能回忆起那时的民房、街道,然后感慨历史的变迁和生活的幸福。我不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我到这个城市落脚和工作也就十几年。在这十几年的时光里,我的耳朵见证了郑州这座城市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不凡演绎。轰轰烈烈的城中村改造,大小建筑工地上挖掘机和脚手架,指挥台上响起的开工哨子,太阳在头顶上威严地移动,天空中寂静飞过的鸽群……拆迁和重建,像在城市上空频繁吹响的起床号和冲锋号,而这种号角则于此地催生出若干新的楼群、新的马路、新的公共设施。在这一过程中,郑州的市政建设也由单一的号角演变成了宏大的交响乐。日复一日地,耳朵里面的城市在周而复始地奏鸣时代乐章,汽车喇叭、某种机械的轰鸣、流行音乐以及各种人声的和声,这种繁杂的声音里面别有一种铿锵的力度,很像火车车轮向前奔跑时的音律,很能激发人的想象。我有时想,时代在前进的时候,不仅会留下万象更新的物证,在前进的过程里面也是有声音的,这种声音伴着光彩、热度、力度,在生活的海洋里面全方位地开花。有时我也心想,尽管我们无法抗拒城市的喧嚣,但这又何妨呢?对一个心智健康的人而言,城市中所有的嘈杂和喧哗,不正交汇成一支现代摇滚乐么?某个闲暇时光,一个人独处时,我不由打量起郑州这个古老而年轻的中原城市,聆听着它发出的声音,竟发现其中蕴藏的独特味道。那些消失的声音已经永远消失,保存下来的声音,如河南豫剧、贩夫走卒的吆喝声,随着生活方式的剧烈变迁,渐渐成为一代人的回忆。刚在郑州生活时,有时楼下还就传来“磨剪子”“锵菜刀”……这些老城旧街最熟悉的吆喝声。后来,取而代之的是“有坏冰箱、坏空调修吗?”同时伴着“收购旧电脑、旧手机哟……”最有趣的是,吆喝声中夹杂着南腔北调,各具特色,抑扬顿挫,听起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艺术享受。城市的蜕变需要漫长的过程,在郑州生活,我慢慢学会了倾听:城市的新生,正在我们身边。请记住城市生长的脆响和剥落,回过头去,在这些声音里,我们会看到一场独特的认知变迁,这是城市留给我们每一个人不一样视角的故事。跟着这多元化的城市声音,我们可以去探寻它成长的轨迹。复调式的声音里,隐藏着城市的长和城市的深,以及与这个城市一起长大的文化。某个周末清晨,我悠闲地步入碧沙岗公园。晨风中,广场上飘来了广场舞旋律,退休大妈们在充满激情的《好日子》中翩翩起舞。富有音乐细胞的退休大爷们,在公园一角吹起了萨克斯,优雅的声音掠过晨曦晴空。晨光抚摸着城市,路边早叫的蝉鸣,林子里的鸟叫声声,又像是城市交响曲中突然插入的轻快小调,突然间让我精神一缓,心情随之放松。当日午后,又来到五一公园,聆听了省文化宫组织的卖场诗歌朗诵会,让人心旷神怡。想来,现代城市是复杂而和谐的,不同音色的声音组合在一起,传统文明与现代都市的交融,让我觉得这种声音是那么的遥远而凝重,却又如此的灵动而亲切。作为城市的居民,我的耳朵是有福的。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后,我在城市聆听的内容多了起来。我的听觉中,不再是周末单调的河南地方戏和广场舞配音。还有二七塔的敲钟声,他仿佛就是这座城市的时间守护者;还有千篇一律的卖着从外地批发来的工艺品,卖着臭豆腐、烤鱿鱼和奶茶,我知道这样的街在北京叫南锣鼓巷,在上海叫田子坊,在杭州叫河坊街,在南京叫夫子庙,在成都叫宽窄巷子,在郑州,叫德化步行街。少林功夫、烩面和豫剧,是郑州的三大法宝。在郑州,无论男女,张口就能来一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调调,听豫剧也不能去茶馆酒楼饭店,随便一个公园,你就能看到成群的戏迷自带的乐器摆开的大阵仗。那嗓子一喊起来,再大的烦心事,也全都顺了下来。当我充分打开自己的耳朵,敞开自己的心灵,所听到的不仅是天籁音乐声、琅琅诵读声和铿锵锣鼓声,更是城市文化拔节成长的声音。或许城市的声音略显纷繁,而我仍用心去感受,感受那难以抗拒的诱惑。当我穿越郑州的网状街区,城市就给我一种想象,这想象在我心中翻腾起一股热浪,使我无法抗拒对它的歌颂。是的,城市在声音中发育,如春天里的草根,所有的根须都张开了,充分地伸展、膨胀、吮吸,你可以竖起双耳去听,听着她拔节的响声。混合多种色彩的声音,记录了一座城市成长的历程,也融入了市民复杂的文化情怀。“北静、南动、东强、西美、中优、外联”这是郑州大都市区未来的样子。城市在扩展,建筑在拔高,这是城市发展必然发生的景象。像郑州火车站、郑州高铁站、新郑机场、地铁站、公交站等场所,它们发出的声音并不一定仅是动人的乐章。大楼工地的敲敲打打声、电锯传来的刺耳“吱吱”声、马路的车来车往声、商店扩音器的叫卖声,每一种声音,都增加了城市音响的分贝。而这些纷繁的景象,却又掩盖不了城市的品质。在郑州,这座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四处流淌着如同葫芦丝一般丝滑悠扬的声音。当你走过一个个饭馆、路边摊点,观察着每一个郑州人安逸祥和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是一个音符,共同汇成了郑州绿城的淡雅之音。这种声音的节奏是慢的,乍听起来,有着说不出的慵懒,仔细回味,却发现在这慵懒之中,有着数不尽的安宁与恬淡。在细微之处,又蕴藏着无穷的变化,透出奇妙的城市灵气。我想,你会立刻就迷上这种声音,并情愿永远停下脚步,沉浸于此。“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目标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城市在发展进程中,要经历一些时代变奏。我要告诉你的是,城市的声音并不比大自然之声缺乏诗意,关键是你要练就一副善于聆听的耳朵。

SUMME

周末,留一点惬意给自己

文/李宏文

02

SUMMER

这周一直忙碌到周六,终于结束了,满身的疲惫将周末的时光懒成一条横卧在床榻上的虫子。睡到中午十二时起床,好不惬意。起床后洗澡,听音乐,打开电视,打开电脑,手中把玩着手机。微博,微信,明星八卦,还是看看电视新闻吧,天天看新闻,以至于看到新闻播音员都会感到有几分亲切。时值暑假,妻女回老家避暑了,留下孤独一人。开始和妈妈打电话请安,又和妻儿煲会儿电话粥,这是今天最开心的时刻。

放下电话,不紧不慢的收拾着家里的零零碎碎。打开洗衣机,洗洗衣服,这时才觉得肚子咕咕叫,煮碗面条,在天然气的配合下,只是一小会儿的事儿。于是,想起很久之前的烧柴的小灶台,儿时,母亲用劈柴做饭时,总是会用火钳子使劲的捅一下灶眼。母亲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只有把劈柴架起来中间有空隙,劈柴燃烧才旺,火苗才能起来。于是,我记住了这句话,一记就是半辈子。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总是以这句话自勉。做人实实在在,做事踏踏实实。而今更清楚地认识到,老辈留下的话,用以指导生活,犹如大海航行的指航灯,给人以不偏航线的指引,如能照做,受益无穷。

吃了面条之后,收拾完必要的家务,又吃了西瓜,躺在沙发上午后小憩。周末的午后小憩像一道甜点一直从周一诱惑到周末。惬意的拿起一本书,斜倚在沙发上,看几页心仪的文字,心里的那股恬淡氤氲在心情里,美滋滋的不知应该用怎样的文字来形容。看看天空火辣辣的太阳,觉得这太阳在不徐不疾的手忙脚不乱的节奏中,缓缓的从东向西移动,感觉就这样躺着,空调也开着有点浪费,也有点闷,不如到澡堂泡泡澡。

在澡堂里泡澡,图的是个心里痛快!澡堂不分贵贱,不论贫富。洗澡需要脱衣服,让自己一丝不挂。这样一来,高低贵贱都没了踪影,脱得光溜溜的,脱下凡世中的装腔作势,大家都成了一个样。大家都以诚相待,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尔虞我诈,你我的社会等级被取消,职业鸿沟被填平,面熟面生彼此相处,嘻笑怒骂无拘束。本来嘛,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赤条条的,后来穿上衣服作了伪装,大家就不一样了。到澡堂子里泡澡,又让大家恢复了本来面目,这又有什么不好?泡掉了身上的汗臭,也泡掉了世俗的污垢。

别看是三伏天,泡澡的人还不少。泡澡堂子之精华在于一个“泡”字。进了澡堂只冲淋浴而不下池子,那是暴殄天物,不懂生活情趣。我在中学读书时,泡的澡堂可是有名的“露天裸浴汤池”,没有淋浴喷头,只有自然温泉热水池,大人们多喜欢靠在热水池中爽爽地泡着,泡得浑身酥软。俗话说:“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我非附庸风雅,但晓得大人一天忙累了,到汤池里泡泡,消除一身疲劳,既有必要,也完全值得。泡澡的人,一般都闭目养神地泡在池水里,只露出个头来,仿佛要泡出什么学问来似的。其实,泡澡真的很有学问。泡澡可以泡出个好身体来,用现在的话说,还可以减肥。当时,我们这帮子学生则不同,个个都不安稳,常常在汤池里比赛埋在水里憋气时间的长短,嬉闹着,时不时激起的水花溅落在旁边大人的脸上,招来一阵训斥后稍微安静片刻,然后又乐此不疲地重复刚才的一切。

如今泡澡堂子,很在乎一个“闲”字。“闲得没事去泡澡,泡起澡来没有完”。这是泡澡堂子生活的真实写照。如果把洗澡作为一个任务,猴急猴急匆匆地洗完,那就不叫泡澡堂子。既然泡澡了,就得悠哉悠哉地休闲一番。能在澡堂里呆上一两个小时的人,才能体味到人生的闲情逸致,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味道。在池子里泡了之后,满身大汗、遍体通红、蒸气绕体、神经松驰、筋骨舒展,再叫个搓澡师傅给你浑身上下那么一搓,既洗净了身体,又舒了筋活了血。出了池子往座位上一躺,大毛巾一裹,听邻座天南地北地海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什么吃喝拉撒,国际大事,聊什么的都有。然后,再叫修脚师傅来给你修修脚。渐渐地,眼皮子不听话,说拢就拢,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痛快地睡一个小觉。等睁开眼睛一看,脚修好了,钱也给了,烫手的热毛巾一擦,精气神又来了。顺手端起茶杯,喝上几口已沏好的茶,此刻就好像进入仙境一般,飘忽,惬意!

难得一个人的周末,无比珍惜;难得这样惬意的周末,心情舒畅;这样惬意的周末,也会成为回忆,文字只是给好心情一个备份,以免日子久了忘记。这个周末,内心清爽,安静,犹如自己躺在一叶扁舟里随波游荡,幽静、鸟鸣来自内心。茶已经有点微凉,将白色的茉莉花,轻轻吹到一旁,抿一口,淡淡的香,沁入脊梁,再来一口,浑身像被春天穿透。感觉好久没有这样惬意的心情了,最近的琐事,让自己忙的有点不知道东西南北,有时真的想关了手机算了,不过还好,一切还是比较顺了,只是有点忙罢了。生活,总是贯穿在忙碌与悠闲之间,失去平衡,生活就会变得压抑。明天星期一,一个很好的开始,收拾心情,准备明天整装前行。

李宏文,卢氏县汤河乡人,在军队工作20年,现就职于郑州市城乡规划局。在军队时,长期在军队基层和师、团机关工作,热爱写作、爱好摄影,在军队内部刊物发表文章近百篇。转业地方工作后,在政府机关工作,直觉敏锐,洞察力强,在郑州日报、机关党建刊物上时有刊出。

往期推荐

●春暖花开等你来●二月十五祭坟感怀
●包书皮
●飘落在故乡的童年
●老家的糁子饭
●彩灯点亮卢氏不夜城
●好吃的饺子--母亲的心●该死的蚊子●相约卢氏忆芳华●难忘参军离乡那一天●尘封的石磨●教师节,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秋雨后的山乡●又见老家柿子红●深秋里的一杯皇菊●怀念山里宁静的夜晚●忘不了家乡的味道●一根烟袋传家风●怀念家乡的雪●我与《卢氏文苑》结下不解之缘●老家过年●走进老家●怀念山村的那弯月亮
●月季花开香满城●唤醒山村春天的鸟鸣●大山,你是我永远的恋人●远去的书信●亮闪在记忆深处的煤油灯●记忆中的中秋●岁月刀痕 流年不负●西河?汤河●月光下的山村●冬日窗台上的一抹绿●雪夜的怀念●思念远在天边的你(外一篇)●老家的山、水、屋●致敬抗疫阻击战中最可爱的人●乡愁就是妈妈纳的千层底●那些年 那些事●疫情过后,我们共赴春暖花开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 宋海峰

李宏文张银成 周天鹤

董建中 韩成章

(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一和

文苑主编:卢一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一瑞 张欣燕

一一一一:程向楠 邹一楠

李 璇

本期编辑:张 瑞

投稿信箱: 一一一一一一一LSWY1818@163.com

▊声明

感谢关注《卢氏文苑》。网站与公众平台转载《卢氏文苑》所刊发的文章,须征得《卢氏文苑》授权,并请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平台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平台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法律援助单位:

河南共同律师事务所

▊法律顾问:

宋海峰律师

请点击“写留言”,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点击“在看”推介给更多的微信好友!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切忌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