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从1840到1949:鸦片战争)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开始。
鸦片战争让中国看到了世界,但鸦片战争丧权辱国的责任要是都归结于道光皇帝,那就未免太冤枉人了。
1840年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懿律(George Elliot)、驻华商务监督义律(Charles Elliot)率领下,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开始。
当时中国总人口超过3亿,英国人的热武器虽然厉害,但诺贝尔要到1863年才取得硝化甘油的专利,等到广泛运用还要好几年,所以当年英国人也就用用黑火药,大炮这种杀器由于交通道路问题,主要还是装在舰船上,但英军的战舰当时一样是木船,动力装备上用了蒸汽机。
英军的标准用枪是前装燧发滑膛枪,发射前要装一下火药,再把子弹从枪的前面装进去,然后点火,发射。所以一般都采取三段击的排队枪毙的队形,如果大家看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相关的影视作品就能看到双方排队枪毙的感人场面。
根据英军官方给的数据,当时普遍的前装燧发滑膛枪最大射程不会超过270米,一般超过100米能打伤敌人比中彩票还难,最能造成伤害的射程在30米以内,以当时的填装火药,等待枪支冷却时间,30米一轮冲锋的话,最多能完成两轮发射,随后的战斗主要靠冷兵器肉搏近身对抗。
到了肉搏的时候4000人就是个个力大无穷,又能杀几个人?
下面我们看一看真正抵抗状态下的清军与英军的战果。
1842年7月21日,英军6600余人击败镇江城外绿营守军,越城而入,与1500蒙古八旗兵巷战,英军死37人伤129人,旗兵死约600人,海龄自杀。
到道光年间,八旗兵的战斗能力已经成为知名笑话了,但在不畏死的将官带领下,还能给数倍的敌军造成一定的杀伤,如果当年英军处处都遭遇到此种抵抗,第一次鸦片战争根本就打不起来。
归根到底,清代社会已经从上到下都腐败透顶,清政府对帝国的统治已经成接近分崩析离。
一切的源头在于清王朝本身就是以异族统御华夏,他不得不加倍的把中间费用给到中间的管理阶层,底层的百姓在压榨和愚弄下,麻木不仁,英军入侵与否跟老百姓有一毛钱的关系?底层的士兵长期在苛虐之下不哗变就已经算不错了,你指望他去献身拼命?做梦吧!
一、
为什么清王朝闭关锁国?根本原因是因为西方当年文艺复兴之后对君主专制和神权质疑的思潮涌动。
公元1793年8月13日,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接见马戛尔尼(英国向清朝派出的首位使节)时,声称“天朝统驭万国、抚有四海、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实际上从康熙到乾隆,清朝的皇帝并非对世界一无所知,圆明园里各种西式建筑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皇帝爱好西洋绘画钟表,种种小玩意。乾隆年间,美洲发现的大量白银源源不断的到中国换了丝绸、茶叶和瓷器,这才让皇室变得非常富裕,皇帝并非傻子,难道不知道贸易的好处?
中国的丝绸、茶叶和瓷器的主要产区在江南一带,本身这里就是富庶之地,同时清王朝统治相对薄弱,人文思想也更活跃。当年清朝入关,反抗最激烈的就在这江浙一带,为了盯住江南,康熙派了自己最信任的曹寅(曹雪芹的爷爷)担任江宁织造,充当耳目,收揽民心。康熙六次南巡主要还是对帝国的经济命脉带不放心。本来康熙开禁,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符合条件的允许通关贸易。随着外贸日渐发展,过于频繁的对外交流让民间思想变得十分活跃,这就让清朝的统治者心生警惕,以为污染“人心”,再这么搞下去,刁民就要大量涌现,不好管理了。
1757年,乾隆皇帝颁布政令:从此以后,大清只保留广东海关对外贸易,其余一律关闭。
有很多人说,这是因为十三行集体向高层官僚行贿,得来的好处。但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如果有一点头脑的话,就不会被简单的一点金钱所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都是他的,割韭菜谁不会?
鸦片战争以后,十三行集体被收割了,凡事都有因果,清末第一富豪盛宣怀那是运气好,赶上大清灭亡,否则一样逃不了被收割的命。
实际上,粤海关一直由清廷内务府把持,一直到清末,十三行等于是红楼梦里的薛家是皇商,在收受大量贿赂之下,十三行最后就变成了包税制度,每年给朝廷上缴100多万两白银,还有各种报效和暗地里的利益输送。
作为最大获利方,十三行当然会竭力避免中国人跟洋人直接接触,外国人必须在固定的商馆区域里活动,不得随便外出,即便是要外出,也要选定特别日子,由十三行派人全程跟随,严密监视。要是谁想绕过十三行想跟官府直接沟通,那么被暗杀都有可能。
实际上从古到今,中间商最怕的就是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但做到十三行这种水准的,其实也有当年清政府最高层的种种利益考量在里面。
但是封建权力分封之下就很难保证权力不被滥用,清朝规定的商税是5%,但过了十三行的手,立刻就变成了20%。
有了诸多的独门权力,号称红遍朋友圈,美利坚幕后大佬的伍秉鉴因为贸易变得富可敌国当然就很正常了,独家买办焉能不富?
最开始的时候,外国人能卖到中国的货品十分有限,大宗商品里面甚至包括棉花,但中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体系,西方除了一点奇淫技巧的钟表小玩意拿来贸易,只有初等农产品了。
所以很快,因为地理大发现在美洲找来的白银都被中国人赚走了,毕竟丝绸茶叶和瓷器都是可以不间断生产的独家产品,这让英国人很苦恼,贸易问题很难解决,怎么办?
还好他们发现了鸦片。
二、
鸦片传入中国有很悠久的历史,唐朝的时候,含有鸦片成分的底也伽被阿拉伯人传入中土,但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人把他当毒品来吸食,主要是当成比较珍贵的药品来治病。
唐本草里说底也伽主治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李时珍在修本草纲目的时候说罂粟壳“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罂粟的毒品作用其实是被中国古代特殊化学专家炼丹道士开发出来的,在一些邪教的传道场所,利用它来搞一些幻术把戏,或者用它配伍炼制一些奇怪的春药,据说万历皇帝的遗骸里还检查出了鸦片成分,历史上的万历皇帝跟他爷爷嘉靖一样,喜欢服用丹药。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非常不科学的,中国古代的技术手段有限,很难从罂粟里面提取纯度比较高的鸦片膏,制成后来广泛毒害国人的福寿膏。
但是英国人可以。
我看过很多文学作品,里面描写18世纪的欧洲贵族随身都会携带一点鸦片酊,这其实是一种含吗啡成分的万用药,含量极低,所以有时候甚至被家长用来对付爱哭闹的婴儿。
它跟鸦片的区别就跟平时喝一点含酒精的醪糟甜品和喝上半斤高强度白酒的区别一样大,即便是在当时的英国,吸食鸦片跟酗酒一样,也被社会上普遍当成一种堕落的表现。
东印度公司总部的总督华伦·哈斯汀斯认为鸦片“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仅仅是奢侈品中的有害物,不应该被允许。”
有一些伪考证者在那里试图证明鸦片不过是英国人的正常贸易,那就太为洋人洗白了。他们知道鸦片不是什么好东西,但鸦片能创造超额利润,所以他们便毫无愧色的当起了毒品贩子,后来在面对指责的时候,他们拿自己国内的鸦片酊流行来为自己辩护。
从乾隆年间起,高度提纯的罂粟制品鸦片就已经开始在上流社会中流行了,因为英国已经进入到工业革命,拿到了印度大陆这一片适合种植罂粟的地方,在跟十三行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这玩意很好卖钱,于是十三行便代理进口,并利用自己在贵族社会里的关系网,让他很快在八旗流行开了。
八旗制度还规定:旗人不准从事生产,不允许做生意,不允许自谋生计,不允许离开驻地。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当官当兵,大部分人在狭小又无事可做的空间里混吃等死,抽鸦片很快就成为一种时髦雅致的玩意受到追捧。
有很多人在那里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很多农民抽大烟,这是荒谬的,鸦片利润巨大,这就意味着价格昂贵,被包装成“福寿膏”来销售,这不是穷苦的农民们能消费的起的。
实际上,雍正皇帝才是第一个宣布禁烟的皇帝,雍正七年(1729年)颁布《兴贩鸦片及开设烟馆之条例》:兴贩鸦片者,枷号一月,充军;私开烟馆,视同邪教组织,引诱人吸毒,判死缓,为从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袒护的人一律杖一百,判刑三年;
这个禁令不可谓不严苛,我大清最讲究祖宗家法,后面的皇帝谁也不敢公开给跟老祖宗较劲,所以在乾隆、嘉庆两朝,上层社会不乏有鸦片爱好者,但这只不顾是贵族里的消遣,并没有广泛流传到民间。
有一个数据,嘉庆二十二年(1817)鸦片烟进口价值仅61.1万两白银,道光五年(1825)年就已经达到了987.2万两白银,到1833年以后,英国政府宣布取消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专卖权,于是鸦片的销量开始进一步繁荣,大量的白银从中国流出。
那么是什么导致鸦片突然在几年里就快速发展呢?根本原因还是清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已经开始坍塌。
本来只在上层贵族,不被法律接触的层面的一批人才小范围内玩玩鸦片,后来发展到整个社会不把雍正的禁令当一回事,都在那里开吸鸦片了,这背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川楚陕农民起义。
这场起义从乾隆六十年(1795年)开始酝酿,嘉庆元年正式爆发,这场起义里暴露了绿营军的腐朽,正规官军们在起义队伍面前不堪一击,最后嘉庆皇帝不得不放开了团练(地方地主武装),才最终收拾了起义军。
但是这也让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开始坍塌,还记得我们看过的《金枝欲孽》吗?秀女在路上会被天理教打劫,紫禁城被太监带人攻入,整个社会都是一副末世惨状,这并非戏说,而是事实。
清政府在九年的平叛活动中耗费白银将近2亿两,打的国库空虚,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军的熊样被天下看的清清楚楚,皇帝只好放开团练,地方势力能够公开组团打野,那么这就给鸦片泛滥提供了空间。
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一般能在地方上开烟馆的后面都有地方势力罩着,地方武装需要资金,所以公开贩卖烟土,这不是一个秘密。
三、
道光皇帝一直被评论为一个庸主,但他本人却是极力想做一个好皇帝,当年林清之乱的时候,天理教闯入紫禁城,还是皇子的他从容不迫带人平叛,等他接位的时候,又要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所以他能做的只好节俭了。
从1833年英国政府放开鸦片专卖以后,从1934年到1938年,鸦片的销量在中国翻番,这让白银大量外流,对于银本位的清朝经济来说,是一个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实际上,当时吸食鸦片的人不过200多万,跟超过3亿的总人口比起来,数量少的可怜,“洋药”是绝对的奢侈品,普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有闲钱去抽大烟。
等到后来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国内开始自己大规模种植鸦片,因为中国农民擅长种地,后来倒挤兑的印度鸦片种植者们纷纷破产,最后中国的鸦片大面积流向世界。后来声名鹊起的金三角地区,持续向全世界贩毒,西方人深受毒害,纷纷谴责,其实究其根由,还得怪黑心的英国人。
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止吸烟。
道光十九年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之后,双方矛盾开始升级。
1839年8月15日,林则徐下令禁止一切贸易,派兵进入澳门,更进一步驱逐英人出境。此事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林则徐销毁了大量的鸦片当然激怒了英国政府,但禁止贸易这件事打击更大,当时英国王室的税收的1/6来自中国贸易,这一下子等于是把钱袋子给打劫了,在唯利是图的英国人看来,贩毒和贩卖奴隶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只要闪光光的金币能揣口袋里。
连马克思都这么评论:早在1830年,如果征收25%的关税,那就会带来385万美元的收入,到1837年,就会双倍于此。可是天朝的野蛮人当时拒绝征收一项随着人民堕落的程度而必定会增大的税收。
在西方人眼里,我们活该堕落,我们拒绝堕落是一种罪恶,但是等到我们把他们传过来的鸦片带到全世界,他们又骂我们是黄祸,危害上帝的子民。
虽然在历史课本里我们都尊称林则徐为民族英雄,但平心而论,作为一个政府官员,林则徐在处理两国纠纷上过于简单粗暴。
禁烟当然要禁,林则徐既然已经向英国女王去信,当然应该对英国这个国家有所了解。即便你不了解英国,作为国家高级官员,总该对自己国家有所了解吧,一帮战斗力渣渣的农民起义军就能把正规军打崩,战争打了9年,打的天下盗贼四起,各地割据武装趁机从中渔利。
在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就跑去悍然断了贸易往来,这不是智者的作为。
中国的文官统治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崩坏,林则徐当然算是同时期比较优秀的官员,道光皇帝给他的职位也颇高,但即便是他在整个鸦片战争中的表现,也只能用操切来形容。
后来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林大人上奏折如下:
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为计?”
鄙意亦以内地栽种罂粟于事无妨,所恨者内地之嗜洋烟而不嗜土烟。(与友人的书信)
后来知道真相的我是在是非常看不起我大清的这帮鸟人,所谓读的圣人之书进的官场,连一点做人基本的道德底线都没有,到底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在你们眼里不值一钱,禁烟与否不过是为了利益,而不是道义。
如果上层的官员都这么利益主导,毫无大义在心头,那么你还能指望底下的士兵为了国家英勇献身?
等到英国军队过来, 我方接战即溃,士兵认为我不过是过来上个班,当兵吃粮,凭啥为你去死,一看到英国人冲过来,立刻鸟兽散。
其实后来大家也很能理解为何平叛都要靠团练,说白了,地方武装好歹还有点使命感,自己要是不努力包围家乡,叛军就有可能烧杀掳掠了,士兵有点信念,所以才能奋不顾身。
当然后来的湘军、淮军兴起,那就是职业雇私军了,军纪败坏,打仗无非就是为了战利品。
林则徐的禁烟,损害了一条建立了几十年的鸦片利益链条,英国人虽然当时国力强横,但如果没有内鬼勾结,也不会赢得如此简单,第一次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从广东打到了江南,最后英国人威胁了漕运,才最终签订了《南京条约》。
但是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便是如此讽刺,后来我发现,鸦片战争并没有让大清朝加速崩溃,反而使得他爆发了第二春。
四、
在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以后,大清只好门户大开,这样十三行这种中间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粤商被狠狠的收割了一把,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太平天国占领天京后,清朝政府实际无力控制上海江海关。在此背景下,1854年,英国、法国和美国三国驻上海领事联合与苏松太道吴建彰商谈,决定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名“协助”清政府征集关税。不过,很快这个机构的职权扩充到了海关、航运甚至邮政管理方面。1858年清政府与英、美、法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款》规定各口划一办理。
后来经过一些列的政治斗争,清政府从此便把海关外包给了洋人,其中一个英国人罗伯特·赫德任总税务司,从1861年起一直管理中国海关近半个世纪。
1861年,海关税收为496万两,在赫德的打理下,到1887年,海关税收达到2000万两,占清廷财政收入的24.35%。关税成了清廷最稳定、最可靠的财源,赫德也成了大清国的“财神爷”。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除了八国联军那一次以外,英国跟中国算是相处融洽,并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战争,当然这也归功于清政府把海关外包给了英国人。
但慈禧太后重用赫德中间其实大有缘故。
到太平天国起,中央军腐朽的不堪一击,所谓八旗禁军连差点骚扰东陵的马贼都打不过,只好再度启用团练,地方督抚权势日重。
关税后来成为中央政府最靠谱的一个税源。等到胡雪岩开始帮左宗棠借洋债西征以后,中国人借外债要靠总税务司担保,但因为赫德是一个外国人,所以哪一派的地方势力都无法掌控他,他只向中枢负责。
赫德以自己英国人的身份,也能直接听命于大老板,直接绕开北洋这类地方重镇,直接展开外交活动。
一度赫德很迷恋中国官场的一套作派,想让自己的儿子参加科举,当正儿八经的中国官员,但这个想法被慈禧太后用守旧派给掐死了,用赫德就是让他四面树敌哪里都不靠,只好当老太后的手中法宝。
因为他是英国人,没有办法融入到中国官场里,所以连上下勾结,系统性的贪污这件事都没有办法做到,这比那帮文官们不知道强多少倍,皇家一看少了这么多中间商,还不乐的合不拢嘴?
至于鸦片,最后也是大清源源不断的财政来源。
从咸丰的1850年,开始,西南云贵等地,已经“乡村嵩落皆遍种之”。到了1894年,满清的8.66亿亩地上,鸦片已经种了1333.3万亩,占比高达1.5%。
根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一年的土洋药税厘收入总数为 22,610,478两,这还是在官吏们层层盘剥之后上缴的数据。
试想,如果没有英国人牢牢控制的海关,国民沉溺于吸鸦片的堕落中不能自拔,清政府早就因为财政崩盘而倒台,那里能支撑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
因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进入了热兵器时代,打仗于是成为一种非常费钱的活动,清政府中枢由于手中有钱,所以才能让地方诸侯老老实实,牛逼如袁世凯,朝廷一纸诏书都能让他老老实实交出手中权力回家钓鱼,可惜后面的摄政王和太后们手段太低劣,以至于很快被卖了。
鸦片战争让中国人开始睁眼看这个世界,大家读近代史常常感觉屈辱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根深蒂固的是汉唐荣耀,我们天然就该做天朝上国。
但是我们应该像某些汉奸文人说的那样,应该感谢英国人吗?英国人想做的无非就是掠夺,等到海关被英国人控制以后,连战争都没有必要了,他已经达成自己想要的一切倾销目标,顺便还留下了个英国绅士的美名,到现在,还有一帮傻逼港毒汉奸在那里跪喊英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