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他乡的故事(春暖花开中,寻找他乡的故事)

寻找他乡的故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大哥仿佛刚从梦中苏醒过来,张开朦胧的睡眼;春姑娘早已忙个不停,迫不及待地吹绿了大街、捧红了小巷,海棠、杜鹃、紫荆、木棉,争先恐后,竞相开放,一簌簌、一树树、一排排,相互争宠、相互拥挤,城乡大地,处处花团锦簇,处处姹紫嫣红。
近日,红遍朋友圈的,莫过于马冈镇561县道中和村路段的黄花风铃木,黄得灿烂而又娇艳。
“春风送暖花千树,黄花抚脸醉万人”,爱花的我们,随着车流,跟着人潮,慕名而至。
阳光正暖、苍穹正蓝,迎风绽放的,是那一片片黄花风铃木花,是一只只黄色蝴蝶在飞舞,是一个个黄衣少女在翩跹。轻风之处,落英缤纷,自是“满城尽带黄金甲”。

深深地呼吸新鲜的泥土芬芳,静静地聆听着悦耳的莺声燕语,轻轻地漫步于黄色的花海之中,我们自成“花下佳人”。
“春绽黄花,夏结果荚,秋枝叶繁,冬枯凄美”。每一季节,黄花风铃木都展示着她与众不同的风采,令人称奇。
和风中的黄花风铃木,黄得单纯而不单调、纯粹而不张扬,这或许是她让人欣赏之道吧。
黄花风铃木原产墨西哥、中美洲、南美洲,1997年才从南美洲的巴拉圭引进栽种。其花虽美,花期却短,让人爱、惹人怜。
 
挥手话别了遍地的黄花,我们来到位于开平市马冈镇六圩村(土名登山)村旁的大沙河水库大坝。
多年前的我,曾经到此一游。而今,大坝边上的平地与小山坡,2021年的新年,华丽转身,成了开平人的网红打卡点——六圩水库移民公园。我们拾着观光梯级一步一步往上走,山中的清风扑面而至,让人心旷神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我们登上观景平台,山麓之下,六圩村新楼林立,整齐有序,错落有致,好一块风水宝地;眺望远方,大沙河水库的美景尽揽怀中,绿树成荫的小岛,水平如镜的湖面,令人赏心悦目。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低声轻吟中,隔着重山,远方沉眠在水库底下的尖石洞,正在向我招手。我穿越时光的隧道,去寻找他乡的故事……
【世外桃源】【泪走异乡】【兴教重学】【生命之源】
“胜哥,我们一齐去品尝登山凉粉了!”我的思绪就此中断了。我们步级而下,夕阳下的六圩水库移民公园,显得更加迷人、更加写意。
雄伟的大坝依然在默默地细诉过去的历史,巨型的水车却在悄悄地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一、世外桃源
罕有人知的是,美丽而又广阔的大沙河水库的背后,却有着无数的让人无奈、令人感叹、教人敬佩、促人奋进的故事,请让我以维荣梁姓家族为例,向大家展示一段段大沙河水库移民的历史吧。
据当地村民介绍,水库大坝旁边的六圩村,人口均是维荣梁姓家族的后裔,正是当地水库移民村之一,迁自尖石洞。
南宋淳祐年间(约1249年),淡泊功名的梁氏安德公携带长子,从南海的桂城来到了尖石洞(原属恩平县第六区),在此落地生根。
大沙河、尖石河潺潺奔流,经龙胜、苍城汇入苍江;由苍城通往新兴的道路贯通东西,这里峰峦叠嶂、山青水秀、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远近驰名的“鱼米之乡”。

安德公在此设档售卖来自南海、顺德的布匹杂货,商号取名“维荣”,后人始称维荣族,由于货真价实,因此生意兴隆。
安德公的后代就在尖石洞一带开枝散叶,分支开派,繁衍不息,先有南北村,后有富食岗、禾车岗、大间村、龙湾村、二间村、鹿墟岗、塘角、勒竹塘等。
他们过着男耕女织,安逸而又宁静的生活,但他们并没有高枕无忧,深知“读书改变命运”的千古名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安德后裔将宗族的祠堂用来开办学校,名为“维荣学校”。
站在高处,我仿佛听到了远方传来由古及今的小贩吆喝声,由远及近的读书声…
二、泪走异乡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1949年10月23日,开平县解放了,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大沙河、尖石河依然静静地流淌,尖石洞的居民依旧早出晚归。
然而,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开平的马冈、龙胜、塘口、百合、赤坎和恩平的沙湖等地),由于水利失修,经常有春旱、夏涝之苦,造成农作物失收,农民过着“七薯三米”的生活,贫困、落后、饥荒成了代名词。
为了彻底解决周边地区的旱涝问题,大沙河水库于1958年动土兴建,1960年2月建成,从此农业生产风调雨顺,人民生活丰衣足食。让人惋惜的是:尖石(原属恩平)、鹤洲(开平)、和平(新兴)等圩乡,就此沦为了“水底世界”,成为了故事的配角。时至今日,尖石洞的水库湖面,还不时泛起点点的涟漪,道道的金光,那是家乡人的寄思,那是大自然的馈赠。
言归正传,当小圩将要被淹没的消息,传到村民的耳中,犹如晴天霹雳,大家手足无措,男人整天拿着水烟筒,女人成天含着辛酸泪,几乎每夜都是瞪眼到天明。
政策就是命令,移民就是爱国,整个圩村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老年人忙于收拾家什,青壮年忙于捆绑家具,辍学的孩子们也加入了搬家行列。
几天后,踏上了征途的他们,一步三回头,噙着满腔的泪水,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了700多年的家园,告别了安眠于崇山峻岭间的列祖列宗。他们辗转万水千山,其中的艰辛与苦楚,不言而喻。
尽管村民们为了国家、为了大家,响应了“少带旧家具,多带新思想”的号召,舍弃了一件又一件的农具、家具,然而:
他们要带的东西太多太多,人们一起肩挑手提,或肩挑背驮,或扶老携幼……
他们想带的东西太多太多,曾经的土地,相伴的岁月,真挚的情感……
故土渐远,生活继续。没有路,他们劈山修路;没有耕地,他们开荒垦田;没有房屋,他们搭床垒灶……袅袅炊烟,又在马冈登山一带的土地上徐徐地升起。
随着老一辈的老去离去,记忆中的痛楚和怀念,也是渐行渐远。移民的经历与故事,充满着疾风苦雨,但他们心永远是向着太阳,让人敬佩。
 
三、兴教重学
虽然已是客居他乡,但维荣家族的后裔,始终没有忘记,将教育放在第一位。
解放后,灯山(登山)原有一所农校,残存了一些简陋的房子,水库迁移时,原尖石学校临时迁至该处办学,师生一起,抬抬担担,硬是将学校搬来了(后来与马冈大厂的本地学校合并,在大厂旁边成立了五七学校,即现在的登山小学);八十年代在此开办了登山中学,后成了登山二小(后来停办、拆除);六圩村早前设立小学堂,村里的儿童于此启蒙,高年级则到登山小学就读。
我的不少同学、同事、学生,不是曾于此任教、毕业吗?君不见,他们大多已是成材成器。
为了撰写本文,我特别采访了同窗好友、维荣公益慈善会的成员、“见知教育培训中心”的负责人梁文超先生。
文超兄不愧是一中文科班的才子,作为《梁氏维荣族谱》的编委,对于家族的发展史,水库的移民史,他胸有成竹,他娓娓道来:现在你参观的红丰村委会(以前称为大队),有新南村(约1300人)、南北村(约800人左右)、六圩村(约600人左右)、大坪头(约400人左右),还有大厂的南昌村(约500人),都是从尖石迁移过来的水库移民及其后代。
尖石地区在解放前很出名的,沉淀着无数耐人寻味的故事,尖石圩一带原本隶属恩平县,是恩平六区政府所在地;解放后,在尖石学校旁边修立了恩平县第六中学;而尖石学校的前身是维荣学堂,设在我们维荣梁氏家族的祠堂里,解放前主要由维荣家族出资办学;九十年代在开平市大沙镇创办的尖石中学,也有纪念的意义在吧……
1958年,政府为解决大沙河中下游的农田长期苦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决定修建大沙河水库。原尖石地区均成为水库库区,库区内所有村庄均要搬迁,其中先祖梁安德之后裔所居村庄成为搬迁重点区域,计有南北村、富食村、六圩村、二间村、老虎山(后迁至坝塘,改名龙湾村)、塘角村、禾车冈、大塘面、山塘水等约13条自然村,搬迁人口超过3000人。“舍小家顾大家、弃小局顾大局”,“望江水不走不得,念家园难舍难离”……为了国家,梁安德后裔放弃了生活近800年的家乡,近者,迁至大沙、马冈、龙胜等地;远者,迁至赤坎、长沙、江门;更远者,迁至中山、斗门、番禺莲花山和新造等地,在此不一一而述。当时,国家财政相当困难,如此大规模搬迁所面临和承担的艰苦可想而知,难以言表!
维荣大家庭的乡亲痛失家园,族人从此远走他乡,天各一方,让人倍感唏嘘。旅港宗贤梁向荣先生事业有成,心系宗亲、情系教育,2006年,花巨资购置了大楼一幢(开平市新昌公园旁,新安路32号),赠与族人共有,名为“维荣大楼”。2016年,维荣族人在此成立了“开平市维荣公益慈善会”,经过改造、装修的“维荣大楼”焕然一新,让人眼前一亮。
2017年元旦,设立在维荣大楼的“见知教育培训中心”,迎来了第一批的学子,传承着“见之、习之、知之、行之”的办学宗旨,舒适的环境、完备的设施、专业的师资,让学子乐中求知,令家长放心满意;为满足社会的需求,2018年,培训中心增设了早教部,名为“绚彩森林早教中心”。
维荣公益慈善会成立后,维荣堂每年都组织祭祖、敬老慰问、五保慰问、奖学扶困等活动,让爱心惠及千家万户,流芳百世;让教育渗入春夏秋冬、薪火相传。
“树有根则旺,水有源则流”。文超兄滔滔不绝、语重心长。
 
四、生命之源
大沙河水库是开平市最大的水库,地处开平市、恩平市、新兴县交界处,地跨大沙、马冈、龙胜三镇,拥有灌溉、防洪、发电、供水、养殖、造林等综合功能。
经多年运行、维修与加固,大沙河水库日益完善,农田得以自流灌溉,粮食亩产由原来不到100公斤,到现在的超过500公斤,水库移民区的生态返璞归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繁荣稳定。
大沙河水库的集雨面积为217平方千米,水面面积为16.3平方千米,最大蓄水量为2.6亿立方米,足够开平市区及沿途各镇居民使用8年,她哺育着侨乡的几十万民众,成为了开平人民的生命之源。
大沙河水库,森林密布、山明水秀、风景宜人,拥有152个岛屿,享有“孔雀湖”的美誉。 
结束语:维荣家族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水库移民史的缩影,"为大家、舍小家",他们离乡别井、远走他方,有泪有情、有恨有爱。作构思、查资料、做访问的过程中,我的心一直没有平静过,怀着怜悯之心,敬佩之意……感恩?遇见。
多谢阅读,欢迎转发:

寻找他乡的故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