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瓜苏瀑布(尹学龙 |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大瀑布 (原版伴奏) 屠洪刚 --> 伊瓜苏瀑布
文 | 尹学龙
由布宜诺斯艾利斯注入大西洋的拉普拉塔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当地的人都说它像海,只因它的河面太宽,一眼望不到边。它的上游巴拉那河有一条名叫伊瓜苏河的支流,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陡然跌入一片巨大的马蹄形悬崖,形成宽约4公里、平均落差75米的伊瓜苏瀑布。伊瓜苏,瓜拉尼语,意为“大水”。
         
巴西与阿根廷都在此建了旅游城市和国家公园。阿根廷在上游,是从瀑布顶端往下看;巴西在下游,是从底下往上看。要了解瀑布全貌,必须两个国家公园一起看。  

观赏瀑布的世界各地游客

我们先从布宜诺斯艾利斯飞过去,在阿根廷伊瓜苏市这边观赏。乘坐瀑布公园小火车穿过7公里的热带雨林,踏上搭建在河面的步行栈道,立刻感觉到四面八方尽是泛滥的大水。数不清这里分出了多少条河叉,只觉得从栈桥上跨过一条又一条大河,仿佛没有尽头。汹汹大水从远方雨林的多个方向冒出来,淹没了荒原和低矮的丛林,只剩下高大树冠在水面上支撑。来自台湾的导游L先生说,看伊瓜苏瀑布,水小了不行,水太大也不行。近日连续降雨,河水流量为平时流量的三倍,正是看瀑布的佳期。发大水时,流量是现在的十倍,栈道会被淹没,景点全部关闭。
 

在阿根廷公园从上往下看“魔鬼咽喉”瀑布  
栈道上来来回回的游客很多,各种肤色,衣服花花绿绿,人人脸上挂着惊奇、亢奋的表情。天很热,阳光如炽,许多人穿着短裤、拖鞋行走。人们既想拍下沿途每一处景色,又想抢先去看前面更好的风景,走得慌慌张张。我被人流裹着前进,不知不觉,到了号称伊瓜苏瀑布最险处——魔鬼咽喉。这时觉得所有的河水都向脚下汇聚,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飞奔。地势开始向下倾斜,一种无形的力量推着地上万物向前冲,大地也开始流动,脚下似乎站不住了。抬头一看,奔腾咆哮的河面在前方数十米处一下子跌落不见了。却听到无数闷雷似的声音从下面窜上来,响彻云霄。
         

伊瓜苏瀑布的彩虹  
一步一探头地走到悬崖边,觉得下面是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一股神秘又强大的引力将周围一切猛往下拽。脚下的水怎样流下去无法看见,旁边弧形崖壁依次展开的大瀑布群令人目眩。阳光斜照,河水浑浊,瀑布群泛出棕红色亮彩,尤显雄浑、厚重。瀑布陡坠时,原本与大地平行的河流,以90度角折叠,突变为浪花翻腾的海潮,从上往下猛灌了下去,转眼不见踪影。良久,一阵阵低沉轰鸣和强大气流从谷底冲天而起,大团大团水雾弥漫空中,形成一片巨型水幕。奇妙的是,水幕中涌现出一段残缺的彩虹。水幕持续窜升,彩虹随之生长,不一会儿,水幕遮蔽了半边天空,一个从地上到天上的彩虹之弧完成了优雅造型。它鲜艳的七彩风情万种,又圣洁纯粹;是幻境,却真真切切。这时,人和景物都被罩在彩虹和水幕中,变成幻影。转瞬,水雾消散,彩虹隐去,山水人物现出原形。不一会儿,新一轮洪流暴跌,大团水雾如间歇式喷泉再次升起,在天上形成新的水幕,复活的彩虹与原来一模一样。如此循环往复,游客们在彩虹里进进出出,亦真亦幻,最后竟认不清自己身在何处。
         
站在瀑布前拍照很难,水雾弥漫空中,像下雨一样,会将全身连同手机一起打湿。人们只能利用水雾喷发的间歇性,趁机拍摄。即便如此,也难免满头雾水。不过那均匀、细微的水分子,落在脸上身上,清新凉爽,倒有一种与大自然相融的惬意。
         
巴西建的伊瓜苏市有30万人口,是阿根廷伊瓜苏市人口的6倍。两个城市只隔了一条河,但乘大巴绕过来需行驶17公里。入境很方便,游客不需下车,导游拿着所有人的护照到服务窗口,五分钟左右办好手续。在瀑布旁边的das Cataratas Hotel住下,夜里在房间能听到瀑布的咆哮。那是一种大潮涌动、具有强大渗透力的低音,混杂着千万匹战马的嘶鸣,时而有冰崩、雷鸣和战鼓声。据说这种轰鸣声25公里外都能听见。

在巴西公园看“孔雀开屏”景点        
巴西的观光栈道修在瀑布下面的峡谷崖岸,始终被云雾笼罩,像雨又像风,打不住伞,必须穿雨衣。我们一大早进入栈道,游人很少,彩虹一点也看不到了。但蒙蒙细雨中听水石相激的交响,又是另一种意境。隐约可见脚下是一条横向的峡谷,数百条瀑流在斜对面依次展开,陡坠之后,又被挤压在狭窄沟壑,汇成一条急剧奔涌的江河。河中布满黝黑的玄武岩,任凭巨浪怎样猛烈撞击,纹丝不动。有些像小山一样的大石,被水淹没得只剩一点峰尖,仍有绿色苔藓顽强地依附其上。
   

在巴西公园看“魔鬼咽喉”瀑布
    
这条观光栈道又分三段,第一段,数十条银色瀑布分头于黑色丛林中窜出,遍地开花,被当地人称为“孔雀开屏”;第二段,瀑布相对集中,汇拢成数个高约80多米的巨幅水帘,遮住了大片山崖,被称为“新娘面纱”;再往前走,第三段,便是头一天在阿根廷边境看到的魔鬼咽喉。原来这是伊瓜苏瀑布的尽头,以U型河谷为特征,悬崖最陡,水势最急。巴西的栈道在此变成一座桥,于半空中伸进河谷中央。桥上风雨太大,即使穿着雨衣也被掀开淋湿,几乎站不住,更无法拍照。一般游客都避开这一段,我与一位旅伴不甘心,顶着风雨走到桥头,发现这是离魔鬼咽喉最近的地方,也是暴风雨的中心。正对面的大断崖,一半是垂直而下的绝壁,瀑布主流聚集于此,借地势一泻无余。厚厚的水帘将绝壁全部遮死,不透一点缝隙。另一半分两级:瀑布群先泻入一片巨大石台,形成滚滚河流,然后借第二级台阶侧身斜坠,与另一面绝壁的瀑布汇聚到逼窄的峡谷。此时桥上桥下,暴雨、浓雾、泉流、瀑布、飞湍、涡流、涌浪、深潭……各种水形态皆发挥到极致,且相互转换、变化。深藏的能量在撞击中迸发,水弹水花在岩崖上纷纷炸开;定向冲击波与飞旋的乱流纠缠震荡,所到之处狂风大作。飞溅的浪花撕裂冰冷水墙,在自身粉碎的刹那又引爆新的浪花,形成浪打浪、花开花的连续裂变。瀑布之下的江河,像开了锅一样,全部沸腾而膨胀了。
 
乘直升机俯瞰伊瓜苏瀑布

从栈道返回,与三位同行的旅伴合乘一架直升机到空中游览,江河、瀑布都变小了,栈道、房屋看不见了,唯有热带雨林铺满大地。天上有很薄很薄的云絮,如一层纱,飘浮空中。半透明的纱下,显露出浓密的植被,其间有蛛网般的水系。巴拉那河与伊瓜苏河时合时分,到处流窜,在雨林中画出奇异的图案。中心宽阔处像一个水势浩大的湖泊,湖泊中央骤然塌陷,将四方水系强势凝聚。塌陷在扩大,大地出现峡谷裂缝,裂缝中不断腾起云烟,那便是伊瓜苏瀑布。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李辉新作《先生们》

伊瓜苏瀑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