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到,又到一年孝顺时!

诗之言,勤之语,为生活添彩
写一些文字,记一些真实,留下一些故事
于你、于他、于我,留下共同的回忆
又是一年重阳到,又到一年孝顺时!今天是九九重阳节、老年节、孝顺节,父母把我们养大,我们陪父母变老,千古定律,生命轮回,今天你看了父母吗﹖问候了父母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人是忘了!也的确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日,大家都没忘,都是从外地赶回家看望父母,和亲人团聚,所以我国有春运堵车、有节日高速堵车!
对九九重阳节,古人留下了不少诗句
采桑子·重阳
作者‖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遍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作者‖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以上的诗词,就古人对于九九重阳节的看重,要知道有父母在,家就在,心就有归去;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有能力报答时,父母依然健在,不要等待,多看看父母!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重阳节最早形成在战国时期,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此外还有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重阳节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三节合称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除此之外,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南朝梁人吴均之《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学苦练。一日,仙人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唐代的《初学记》和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多种重要类书都转述了吴均《续齐谐记》里的这个故事,并认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的习俗由此而来。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唐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诗《与杨府山涂村众老人宴会祝词》:“ 重九江村午宴开,奉觞祝寿菊花醅。明年更比今年健,共把青春倒挽回。”铺叙了老人节宴会、饮菊花酒、庆祝健康等活动场景。
又是一年重阳到,又到一年孝顺时!以上这些是有关重阳节的由来、历史、渊源,的确是由来已久,是该回报父母的时候了,看看下面古人文天祥、顾炎武他们的诗句,也可知道古人是怎样度过今天的!
重阳
作者‖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作者‖顾炎武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天涯。
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书于江南古镇大浦.2019.10.7.15:50
平凡的人,平凡生活,过平凡日子
有美的心灵,有欣赏的眼睛,才能让生活更美
心若美,处处美,若喜欢,请点个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