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新书不读这5本,日子枯燥慌得很 | 每周新书推荐

点叔认为,生活的趣味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在目前的生活里,找到新鲜的角度;二是把美好的新事物带进你的生活。这两个方面,同样是评判好书的标准之一。
这周,点叔同样让出版社好友精选了5本好书,让你的日子焕发新的光亮。留言区点赞前3名的小伙伴,点叔会送出 3 本《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10月21日22:00截止,免费好书包邮送到3位小伙伴手里。
在后台回复如「10月19日」、「10月20日」,点叔每晚送你一首诗,伴你入睡。
第890篇好文文 | 点叔本文为十点书店原创想辞职,却没积蓄;恐婚恐育,更恐惧孤独;坚持独身自由,又怕老无所依;逃离了北上广,最终又回到北上广……我们每一个人,都无可逃避地活在一个个人生关口上,活在接连而至的困局里。《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是新锐作家兔草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用带有魔幻色彩的细腻笔触,镜像般展示着每个成年人与世界搏斗的漫长过程。第一次相亲的陌生男女竟然选择在“屠宰场”约会?为什么在远离人烟的大自然里隐居,抬头却依然看不到一颗星星?和衰老了几十岁的自己狭路相逢又是怎样一种遭遇?13个故事,13个生命节点,13种牵绊在命运之中左右两难的生活——残酷,又带有一些跳脱在现实状况之外的浪漫,就如同是13则写给当代“社畜”的童话,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平凡的困顿与遥远的幻梦,聚合成我们日复一日奔波在路上的轮廓。是不是只要我们努力奔跑,就会找到正确的出口?答案是什么,我们无法立刻确定,但怕的话,哪里都去不了。作者布鲁诺·巴贝,是马格南图片社前全球主席、法兰西院士、著名摄影师。1973年,布鲁诺·巴贝作为时任法国总理蓬皮杜随行记者,首次访华。他把握住历史的机缘,记录下西方世界眼中神秘的中国。《中国的颜色》正是有关中国作品的精选集结。
全书共456页,质量达8斤,集中展现如议价杂粮专柜、供销社、自来水站、带着红袖章的人们、巨幅宣传画等这些打着岁月烙印的画面;展现婴孩与白叟、城市与乡村、重大历史事件与普通人生活图景;展现农村的落后、时尚的起步、工业的兴起、城市的扩大等发展变化。让人们真切看见自1973到2018年以来,中国46年的发展变迁。在彩色摄影尚未得到重视的时代,巴贝成为最早使用彩色胶卷记录中国的马格南摄影师。他不仅开创了彩色胶片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还充分展现出彩色照片的艺术性。在高度色彩还原中,我们能充分体会到布鲁诺·巴贝作为摄影大师的拍摄手法。更能体会到长在红、白、蓝法国的摄影师镜头下细腻的色彩——中国那百业初兴热情的红、理想主义纯粹的白、集体记忆怀旧的蓝。推荐人:联合读创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相比,当下无疑是一个信息爆炸、物质过剩的时代。在这样的氛围中,许多人的内心充满了迷茫。我们总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古国,但传统文化在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之后,到了当代,似乎同人们的内心一样有些摇摇欲坠。在这个躁郁时代里,我们急于抛弃自己的根基,却忽略了描摹世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出发,我们有自己的“大师”,他们不光成就了世功伟业,作为个体亦能真切,能动情,能与生命相激荡,与现实相对应。他们还原出中国文化最为光明且亲和的一面,如日出山谷,气象一新;如乡音悦耳,安稳人心。无论对当下浮躁的时代,还是荒失的人心,皆关怀深切……章太炎的“疯”刘文典的“狂”胡适的“雅”梁漱溟的“强”鲁迅的“冷”傅斯年的“猛”吴宓的“痴”梅兰芳的“艳”……百年前大师辈出,共同谱写了一个时代的华音,他们的故事值得被永久铭记。有“新闻教父”之称的郑贞铭教授,与两位学生一起耗时三年,在严谨的考证下,以精简清朗的小传勾勒出近100位大师们的精彩人生,写就民国大师们的学养与风骨,这就是《大师巨匠》。书中高度凝练了十个关键词,还原百年间众多重要的时刻与场景,刻画了大师们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品格,忠实讲述了他们的伟大与崇高,描绘了一轴无比辉煌的大师画卷。他们的智慧、风骨、气节,是中国人精神的典范,可助当代青年以史为镜、躬身自照,持独立思考之精神,砥砺前行。“一个人为什么行为平庸?是因为其思想苍白。为什么思想苍白?是因为书读得不够,没有寻得人生智慧。”遇见大师,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推荐人:大瑶瑶今天终于见到这本小书,我就一口气通读下来。不仅因为封面的精美,书名《今天也要认真穿》也打动了我。认真穿的前提是怎么穿,每天早晨上班之前都要考虑一天穿什么,随随便便应付一下不仅感觉从美好的清晨就糊弄了自己,也可能给一天的状态打个折扣。一件简单易行的穿搭带来的改变,有时可以拯救人于灰暗之中。关注黎贝卡的公号3年,这个有着近千万读者的时尚博主今年也入选了福布斯中国50位意见领袖,可以说是时尚奢侈品牌争相合作的带货王。关于衣柜管理,黎贝卡开篇就谈到不要小看衣柜管理这件事,以及如何找到自己的风格,实用性饱和。“选择穿什么、不穿什么,买什么、不买什么,这些我们每天都在面对的选择,其实也是取舍的过程。在选择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搞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逐渐摸索出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说从一个人的穿着大体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性格。黎贝卡在书中也说:衣柜是自我的投射,除了审美和品位,还能看出我们的生活习惯、自我管理能力和隐藏欲望。寻找穿衣风格的过程,是一个逐渐认清自己的过程。这本书不仅是讲穿搭,更多的是传达对美好生活的态度。相比于书中时尚博主的日常,我对这些日常可以给我们带来美好转变的小技巧更感兴趣。生活的热情不会被日常的琐碎消磨殆尽,时刻要记得:认真对待自己,这样的每一天都值得期待。人们对英国王室的故事和传奇,总是津津乐道。维多利亚女王的故事更是如此,这个和慈禧同时代的女性,在位64年,缔造了强大的“日不落帝国”,数不清的街道、城市、港口以她命名,她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但是这些都是别人给她的评价和定义,她的一生究竟如何?她怎么看待自己的一生?英国历史学家、作家、策展人和BBC历史节目主持人露西·沃斯利,在《维多利亚女王:作为君王和女性的一生》这本书中,从女王的日记出发,透过女王如何度过其生命中24 天的每一个小时,近距离、面对面地审视女王。“借此,我希望她的形象能浮现在你眼前,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此一来,对于这位英国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女性,其内在的诸般矛盾,你便能自作评断。”露西·沃斯利认为,这位老年如土豆般的老妇人,其实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女王,她为君主制创造了一种新的可能。尽管在那个时代,人们对女性高居王位疑虑重重,维多利亚还是赢得了她的子民的尊敬。她也以一种方式,改变了其他女性的境遇,在那个时代尤为难得。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同时她个人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等待她的是孤单落寞的王室陷阱,虽然这样的陷阱同样紧紧攫住众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但也许它对一位女王的挤压与钳制远超常人、最为深重。这是她逃不掉的命运。但是维多利亚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她试图用尽一生定义自己,特别是晚年的岁月,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露西·沃斯利让我们看到一个矛盾重重的真实女王,一如你我。若问她与普通人的区别,大概在于,在王冠和世俗的重压之下,她从没有放弃过自我:她定义了一个时代,也用一生定义自己。这是她的伟大之处。好了,这就是点叔这周想推荐你的5本新书。每一本好书,总能引领我们走向新的世界,开拓我们的认知,让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生活和未来。读书的过程,是充实自我的过程,也希望你我都能在阅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别忘了,留言区点赞前3名的小伙伴,点叔会送出 3 本《去屠宰场谈恋爱好吗》,10月21日22:00截止,免费好书包邮送到3位小伙伴手里。文 | 点叔本文为十点书店原创,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点叔还希望你们看看
点个“在看”,今晚睡个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