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天龙八部讲的是什么(金庸想通过《天龙八部》这部作品,告诉大家什么道理?)

网友提问:

金庸想通过《天龙八部》这部作品,告诉大家什么道理?

优质回答:

金庸天龙八部格局宏大,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而且其中人物正是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揭示命运的残酷和无情,是一本难得的好小说。而且金庸大师在其中溶于佛理,劝人放下,正所谓皇图霸业,家仇国恨,最后不过一缕尘土,浓情密意,最后不过镜花水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只得谷中一缕英魂。艾米虾扯淡觉得爱这部小说或者影视剧便好,若有所思也不妨碍,若是想从中追寻道理,寻找人生的方向,却是缘木求鱼,终无所得。做人还是积极点好。

先说三大男主角,段誉出生帝王之家,所谓武功,地位应有尽有,为了一尊玉像,苦苦追寻王语嫣,为此遭遇各种难堪和危险。可是人似段誉,英俊潇洒,与人和善,地位崇高,爱情只怕唾手可得,如此追寻其意义何在呢?

再说虚竹,本想长伴青灯古佛,却机缘巧合,得到当世武功最高之人的馈赠,一人兼得逍遥派三老内功,威震江湖,成为数一数二的高手,虽非自己所愿。却极度符合世俗要求,出人头地。现实之中,哪怕出身名门,继承无数家业,离开自己打拼,哪那么容易站立世界之巅。

萧峰更是聪明大度,处事豪迈而绝不粗心,待人大度却也能识人心善恶,一心化解纷争,读天龙不佩服萧峰为人武功者少,最后结局却不过自尽雁门关外,一缕英魂飘荡于深谷。而世间却多的是如刘蓉劝曾国藩的:对国家没有补益,而你声望因此日隆,这不是贤能者的胸怀,劝曾建功立业,才有其后的功业。

慕容复更是一心追求兴复大燕,江湖奔波二十载,无日或忘,无时不想着拉拢豪杰,最后却连父亲都放下,爱人远走,自己不过疯癫做皇帝梦去了。其余人等,也是费尽心思,却终非所得,可为一叹。

把佛理溶于小说,让命运无情转动,让小说有理有据,这都是金庸大师大才,可是艾米虾扯淡觉得这绝非金庸先生欲通过小说给大家讲解什么道理。先生孤身远赴香江,以记者为生,而后独立开创明报,其间艰难险阻,所在多有。为了建立自己的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手小说,一手社论,而且日读不挫,可谓争分夺秒。绝不会以命运难弄就放弃的人。对人说理只有苦劝努力者多。

个人现实和小说中人物对应的困境和实际情况是实在是完全不同,虽然世间各种困难,把年轻人压成了佛系青年,可是想改变这种状况,除了自身不断努力,哪还有其他途径呢?即便苦心追求,终遇失败,艾米虾扯淡也敬他是条汉子。大家觉得呢?

其他网友回答

  被邀回答这个问题,很有些感慨。年少时看热闹,目眩于光怪陆离的武侠世界,六脉神剑、凌波微步……多么神奇;年稍长又神迷于书中人物的爱恨情愁;如今“鬓已星星也”,“听雨”也从“红楼、客舟中”移至“僧檐下”,回首再看此书(尤其是金老修改结局王语嫣离开段誉又回到幕容复身边)感触良多,其中最深刻的用一个字概括就是苦,并且是众生皆苦,尤其是求不得苦。我想,金老用《天龙八部》为书名是有深意的。为什么这么说,咱们先学一点佛教知识。

天龙八部,佛教术语,八部包括:一天众、二龙众、三夜叉、四乾达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呼罗迦。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天龙八部(建议大家百度一下,非常有意思,不要被奇怪的名字吓到,这里不是宣讲佛教的场所就不展开谈了)。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就象《水浒》中有母夜叉孙二娘、摩云金翅欧鹏。《天龙八部》有“世间众生”的意思,旨在象征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小说中具现为:

乔峰天人,当为八部之“天”(即帝释天),且天人死前有五衰,乔峰正是哀莫大于心死。

段誉出身大理皇族,当为八部之“龙”。迦楼罗以毒龙为食,而死前因毒聚过多,痛苦之极,当为番僧鸠摩智,他多次行凶于段誉(食龙),结局时全身功散,形如废人。“乾达婆”梵语为“变幻莫测”之意,阿朱精于易容仿声,人所难辨,且为乔峰(帝释天)爱侣,当居于此位。这是几个有明显特征的,基本无异议,其它的见仁见智,我觉得均可。那么为什么我觉得本书是借讲故事而表达众生皆苦这一结论呢?你看看书中人物,不论主角、配角,不论正派反派,最后结局有几个得偿所愿的?

乔峰,出身辽族,却自幼在宋国长大,这就注定了他一生都将生活在矛盾和挣扎之中,到最后无法挣扎时惟有一死,而对爱人阿朱的死他是恨不得以身代之,但又能怎样?还是求而不得。

慕容复,为复国不惜与众人为敌,行事不择手段,杀人如麻。当复国大梦破碎之后,他眼看着仇敌乔峰以死谢天下,自己变痴呆,形如废人,生不如死,也是求而不得。

段誉痴迷王语嫣,但后者最后还是离之而去,虽有好几个老婆,但那是他所求的吗?就算金老未改动结局之前与王语嫣在一起了,但是段誉真正爱的是洞中冰清玉洁、不染凡俗的石像神仙姐姐,王语嫣只是她尘世的影子、替代品,段誉还是求而不得。

虚竹,最后荣华富贵、权势、美人、武功样样在手,世人向往的一切全加诸于身,但那不是他想要的,是别人塞给他的,他内心里始终向往当一个青灯古佛前的小沙弥,仍然是求而不得。

其他的如鸠摩智毕生追求武功最后却全身功散成废人,王语嫣追随慕容复却始终得不到慕容复的爱,阿朱自尽以求乔峰安好却适得其反,阿紫只求乔峰一顾终不可得最后决然一跳,游坦之悲催得就更别提了。结论是――本书就一个主旋律:求不得啊求不得。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前四苦生而为人,很抱歉你就得受着。后面爱别离也好理解如乔峰阿朱。怨憎会,怨是怨恨,憎是憎恶,越是不喜欢的人或者事物越是会常常碰头,无法回避.会就是聚会、相遇。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这三种苦,对象可能是人,可能是事情,可能是物品,也可能是生活环境,并不单单局限在对人。这些苦,在本书中全写遍了,无一遗漏。现在,问题来了,金老写《天龙八部》是为了让我们觉得世间尽苦,从而心灰意冷吗?肯定不是。

有人发现我没说八苦中最后一苦吗?前面七种痛苦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看到、可以明显感知。五阴炽盛主要指精神方面,内心妄念纷飞,欲望纠缠不清,就像火焰在内心、在体内燃烧,让我们心神不定、坐立不安,或许你自己也理不出头绪、无法用言语表达,甚至会使一个人做出不理智的事情,这就是五阴炽盛苦。在八苦中,前面七种都是结果,我们必须要去面对、要去承受的.。而五阴炽盛苦是痛苦的原因,也是我们可以把握、可以控制的。我们应该尽量做到妄念不起(少点也行啊),尽量做到不贪得无厌(无欲是不可能的),那么最终会痛苦少一点。我想这就是金老透过《天龙八部》告诉给我们的。

其他网友回答

应该是找爸爸,爸爸去哪了?

其他网友回答

没想告诉你什么,就是单纯带一带报纸的销量而已。

其他网友回答

《天龙八部》中的主演性格鲜明,各个有特色,也注定了他们的结局。

看剧总会有所感悟,个人比较喜欢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剧情饱满,剧集刚刚好,不拖拉,人物演技还可以。剧里的服装很有江湖气息。

三位主演的人生经历都很传奇,乔峰,一个从小失去父母的孩子,幸好养父母心地善良,使得乔峰豪气的性格下,有着善良的心,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能铭记于心,以至于执着于报仇,而冲昏头脑误杀了心爱的人。人在江湖,太重义气是优点也是致命的缺点,优点可以结识同道中人,而缺点,被人利用而不知。

虚竹,被人抛弃的孩子,却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能接纳过去父母的往事,也能执着于爱情。他是最幸运的一个,常说善有善报,集善缘,运气不会差。

段誉,富二代,却不傲慢,为人谦虚,对喜欢的人默默地付出。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一项技能真的很重要。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金庸想通过《天龙八部》这部作品告诉大家什么道理.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