忸怩的意思(统编教材|挑刺:九上《语文》从“扭捏”到“忸怩”的思考)

忸怩的意思

【词语】 忸怩
【全拼】: 【niǔ ní】
【释义】: 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例句】
1、他显得忸怩羞怯,又和蔼又任性,显然他也是一个英国人。
2、 他真是个忸忸怩怩的人啊!
3、 这里有一个姑娘显然是忸忸怩怩地被推进里面的人圈。
4、 他们俩个子大,很害臊,忸怩不安,凡事体贴人意

统编教材|挑刺:九上《语文》从“扭捏”到“忸怩”的思考

最近,笔者在使用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2019印刷版)时,发现一处内部矛盾。
矛盾出现在“2018年6月第1版、2019年7月第2次印刷”的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31页和33页。
第31页:“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
▲图1|2019年印刷版九年级上册第31页《论教养》原文。
第33页:“读读写写”中书写的是“扭捏作态”。
▲图2|九年级上册《论教养》第33页“读读写写”。
看得出来: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2019年版)对同一词组的呈现不一致。
那2018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又是怎样呈现的呢?
笔者查阅了“2018年6月第1版、2018年7月第1次印刷”的2018年版本的第31页和33页发现:课文和课后“读读写写”均为“扭捏作态”。
▲图3|2018年印刷版九年级上册《论教养》第31页原文。
综合两个版本:近两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对统编《语文》教材的文字进行过修订。
现在的问题是:“扭捏”和“忸怩”的差异是什么?
笔者查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第二)批异形词整理表》,确定:“扭捏”——“忸怩”不是一组异形词,不存在推荐词形问题。
看来,两个词的差异主要还是在意义上。
为此,笔者查阅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研社、语文出版社),对两词的表述如下:
【扭捏】动词:①走路时身体故意左右扭动。例句:她~着身子走了。②形容词:形容言谈举止做作,不自然,不大方。例句:你就唱一个吧,别~了|~作态。
【忸怩】形容词:扭捏②。
两词的用法是:动作不自然用“扭捏”;言谈举止(说话、姿态、风度)不自然既可用“扭捏”也可用“忸怩”。“扭捏”既可描绘“动作”,也可描绘“言谈举止”;“忸怩”只能描绘“言谈举止”。“扭捏”适用范围比“忸怩”大。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论教养》中第31页:“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这个句子的中心是陈述“特定人群”对“优雅风度”的误解,用了四个“是”字句,表现这群人眼中的“优雅风度”极不自然而又缺乏意义。结合语境和“忸怩作态”描绘的对象,可以判断:用“忸怩作态”更恰当。
另需考虑固定词组问题:“忸怩作态”是一个成语。用例: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花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结论: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2019版将第8课《论教养》中的“扭捏”改为“忸怩”是恰当的。只是——改动的词语,书法家的更新版还没有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