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承德市第十六中学 石卫红
最近迷上了历史小说,故而重读《三国演义》。小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我,正是不老不少的年纪,读什么都可。
三国的故事,不可谓不熟悉。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各种胡批《三国》,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人们解析的实在可以。
年轻时读《三国》,半文半白,打打杀杀,勾心斗角、离间与反间,投诚与背叛……给我的心里留下了“世上一片混乱,敌友难辨”的阴影。再后来理解了“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句话的含义。正如“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观点,充满哲理。
其实不同年纪、不同的心境读历史小说,自有不同感悟。小时候心中的诸葛亮是完美的,“羽扇纶巾”的儒雅之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智慧之美,“报先帝忠陛下”的人格之美……这位神异非凡的“智绝”军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会看星象,能预知未来。能窥探敌人心理,亦能把握部下情绪。懂得放长线钓大鱼,为蜀汉谋长远发展。
如今再看诸葛亮,他总是比曹操、周瑜、司马懿等技高一筹,死后亦能吓退三军。这些聪明人只能是他的陪衬。他似乎拥有“读心术”,太了解敌人,否则不会有“草船借箭”和“空城计”的胜利。研究对手如此重要!我现在就很想知道和我们打贸易战的美国都在想什么呢?煽动港独分子搞破坏的目的仅仅是我们表面所看到的吗?我们的新闻评论员给我们分析的内容是全部吗?他们中间是否有个“诸葛亮”呢?
言归正传,诸葛亮的聪明充满理性。他不会像刘备那样常常“不好意思”,在纷争乱世颇会用计“耍赖皮”。荆州本是从孙权处借的暂时落脚之地,他却一次次推拖着不换,可怜了憨憨的鲁肃!
他的聪明是善于“借力”。离间计让敌人自相残杀,消耗敌人。激将法让部下奋勇杀敌,猛将张飞、老将黄忠都曾中过他的“圈套”。
他的聪明在于布大局,留后路。走一步看三步。“七擒孟获”不是闹着玩的,让敌人心服口服,才能保证蜀汉根基。
他的聪明在于让部下发挥光芒而不计一时得失。明知关羽会放走曹操,却仍让关羽守在华容道。还了曹操一个人情,关羽才会在以后的对魏战争中没有心理负担。
他的聪明在于用语言战胜敌人。从舌战群儒,到气死周瑜,后来气死曹真,比刀枪还好使。
……
诸葛军师,吾辈服气也!
撰文|石卫红
编辑|李凤晓
审定|靳志艳名师工作室
 

读书笔记《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一)
前些日子在某宝淘反乌托邦三部曲时,为了凑折扣加了一本封面做的十分精美的《三国演义》。初中那会,当同学们都觉得谈恋爱是最牛的事儿时,一直追求与众不同的我,为了有炫耀的资本,便假模假样的读了挺多书,其中就有《三国演义》。说来,我这读书不是为了炫耀,就是为了它的颜值,默默的在心里给自己一个差评。
既买之则再读之吧!或许在不同的阶段读同一本书感悟也会随着阅历增加而变的深刻许多!
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有成就的历史小说之一,它艺术地再现了始于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风云画卷。作者通过对时代的描写塑造了一批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人物三绝”: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义绝关羽。而笔歌墨舞的塑造了男神诸葛亮,从“三顾茅庐”出场到“秋风五丈原”落幕,简直完美到“360度无死角”,特别想跟您说道说道!
关于颜值
书中所述:“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其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cha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三国时期的一尺相当于如今的24.2厘米,即便古代以小尺计数,诸葛先生也绝对算的上是大高个。请各位体会下这形象,绝对的“又高又帅”,而且诸葛亮还上知天文古与今下晓地理通音律,真可谓博学多识、多才多艺。
关羽爱情观
古时帝王将相,哪个不是三妻四妾,而诸葛亮一生只娶了一个女人——黄月英,且一生忠贞于她。相传黄月英样子很丑,但诸葛亮见其第一面,便被她的才气所吸引。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与司马懿对战为运输粮草发明的“木牛流马”,解决了几十万大军的粮草问题,这种工具不用能源,比现在的技术还先进。据民间传说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的初心就是为了迎娶妻子黄月英。
关于勇敢
赤壁之战是三国形鼎足之势的转折点,而诸葛亮是此战非常关键的人物。他只身过江,舌战群儒,与鲁肃领草船借箭,智激孙权、周瑜,周瑜几次三番要除掉诸葛亮,但都被其用计化解。再有马谡失街亭,司马懿大军逼城,诸葛亮身边已无可用兵将,却能镇定自若,从容布置,大摆“空城计”,智退司马懿。这不仅显示诸葛亮的智慧,更能反应他过人的胆量与气魄。
关于忠诚
诸葛亮“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经刘备“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诸葛亮明知刘备的前途渺茫,一为报答“知遇之恩”,二位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便出茅庐助刘备。刘备伐东吴大败而退守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告知其:若子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主。诸葛亮听后泣拜于地: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诸葛亮助刘备,辅刘婵,终其一生为兴复汉室、为履行自己的诺言而战斗。
关于用人
诸葛亮深知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才,他赏罚分明、任人唯贤。托孤重臣李严贻误军机、假传圣旨,诸葛亮上表将其贬为庶民,但任用其子,足以见得他刑不避大臣,赏罚不以匹夫。诸葛亮用人不限其方,不讲资历,不论身份,只要有才就重用,蜀汉中期诸葛亮便任用一大批出身低微的名臣:王平、邓芝、蒋琬、姜维┅。
诸葛亮谦以讷言、集思广益,善于攻心,民间至今还流传的诸葛亮用人七法。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关于节俭
诸葛亮智慧过人,胸襟宽广,在生活中更是廉洁俭朴。他虽然身居宰相,却从不居高自傲,更不会以权谋私,铺张浪费。诸葛亮一生节俭,临终时遗表告君:臣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也。他清贫廉洁、克己奉公的高贵品质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孙仲谋恨不能纳为己用,曹孟德意欲官封尚书郎,司马懿也忍不住勒马长赞:“真乃天下奇才也!”
但《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而其中心思想是“尊刘贬曹和宣扬仁义主旨”。所以,将诸葛亮的“好”刻画到了极致。而更贴近现实的《三国志》评价诸葛亮“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意思就是诸葛亮善于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才能比行军打仗的才能要更好,同时他对待魏延和刘封的处理方式也有待商榷。无论如何,就像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写道: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的雄才伟略足以让世人称道。
“青芜漠漠烟横野,翠柏萧萧风满林。”这是明代学者薛瑄在武侯墓前写下的诗句。不知道为什么,每每读到此句,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诸葛南阳夜读图”。青山,绿水,月夜,竹林……距那个“羽扇纶巾随君去”的建安时代,已经整整过去一千八百年了!历史终究归于如沙的时光里┅┅PS:
1、 反乌托邦三部曲:扎米亚京的《我们》、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
2、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234年,终年54岁。因降生在天光亮之前,故取名为亮,寓意吉祥。琅琊郡阳都县人(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出生在官吏之家,诸葛亮父母早丧,其兄弟三人,亮排行第二,大哥诸葛瑾东吴大将军、豫州牧,弟弟诸葛均,蜀汉长水校尉。
3、我们诸葛先生的身高按书中八尺核算大概有1米94,我是觉得有点夸张,再者说这大高个子坐在四轮车上,不会窝的慌吗,呵呵!
4、 出自三国的现代汉语常用语:
三顾茅庐——刘备请诸葛亮出山。
赤膊上阵——魏将许褚战马超时,赤膊上阵。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携嫂见刘备。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徐庶身于曹营心在蜀汉。
败走麦城——关羽败吴,陷入绝境,退守麦城。
既生瑜何生亮——在《三国演义》中,周瑜面对诸葛亮,一个才能和智谋都高过自己的人选择嫉妒、与之争斗甚至陷害,这种要不得的心态终究使自己在心愿难遂下英年早逝。这是三国演义为了凸显诸葛亮高大形象所虚构,历史上的周瑜心胸宽广深受孙权及文武百官乃至后世英雄的敬重与怀念。
┅┅
5、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6、补一条给小张,上次您提到的温酒斩华雄,史实上华雄是被孙坚所斩。所以你也不就纠结为什么关羽还是无名小卒时也可跑到十八路诸侯对战袁绍的大场面上。
7、回头有空还想写写关羽、曹操、赵云、周瑜、陆逊、张飞,太多精彩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