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学家的故事

【科学家的故事】青蒿素发现者——屠呦呦
一、她的伟大
获奖名片
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获奖感言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二、她的简历
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2年提取青蒿抗性疟有特效。
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年1月,新晋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在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后,研究该药治疗新适应症——红斑狼疮开展临床试验的审批有了巨大进展。
年6月,屠呦呦团队针对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科学家的故事——陆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一起传播数学文化,当你的孩子或者你身边的孩子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或许他会因此爱上数学。如何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建议:1.多看书。2.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身边有趣的现象,并多提问题“为什么?”
关于我们
思维训练不是少数牛娃的专利,我们不止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兴趣,传授数学思想和思考方法,致力于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号主要发布石头老师的免费教学视频,数学与数学家的故事,有奖答题,每周思维训练题。赛事真题分享及讲解,升学的那些事。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卡尔.马克思
陆 羽
陆 羽(733—804)
中国古代茶学家,被尊为“茶圣”,出生于湖北天门。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后人也把《茶经》称为中国古代茶艺的“小百科全书”。陆羽还是一位地理学家,对地理山水和地方志多有研究,编写了多种地方志书。
中国茶艺的“小百科全书”
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被誉为“茶仙”“茶圣”。陆羽还是一位地理学家,对地理山水和地方志多有研究,编写了多种地方志书,例如他在流寓浙西期间,为湖州、无锡、苏州和杭州,编写了《吴兴记》《慧山记》《虎丘山记》等多种地方志和名山志。当然,陆羽一生最大的科学成就是撰写了《茶经》一书。他用一部《茶经》开启了中国茶的时代。
陆羽的身世十分悲惨。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公元733年,深秋时节的一个清晨,地上铺满了清冷的白霜。住在竟陵龙盖寺的一位智积禅师,路过寺外的一座小桥时,忽然听见从桥下传来了大雁哀鸣的声音。心地善良的禅师走近一看,只见几只大雁,正在用翅膀护卫着一个婴儿,婴儿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生命微弱了,连哭的声音都发不出来了。禅师赶紧把他抱回了寺中,收养了他。这个可怜的婴儿,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茶圣”陆羽。“陆羽”这个名字,也含有对大雁们用羽毛护卫了他的生命的感恩之意。
小陆羽长大了一点后,老禅师还给他请了一位有学问的老师,不仅教他熟读了诗书,还教会了他传统的“茶艺”。12岁那年,陆羽离开龙盖寺,沿着长江流域,一边游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边寻找和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的茶叶制作技艺,遍访各地的茶园和制茶艺人。后来,他又结识了当时著名的诗人和高僧皎然和尚。正是有了皎然和尚的帮助,陆羽开始了《茶经》的写作。《茶经》被人们称为中国古代茶艺的“小百科全书”。不过,陆羽为写这本书所付出的心血,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他从十几岁起,就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和茶农交朋友,以茶叶为伴,风餐露宿,用大量的实地考察资料,完成了《茶经》。
陆羽是全中国第一个写茶书的人。因为写了这部《茶经》,他从唐代起,就开始被人尊称为“茶圣”。《茶经》几乎可以称作中国茶文化的标志。《茶经》共三卷十章七千余字,全面总结了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尤为难得的是,这些内容全是陆羽躬身实践,亲自获得了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后,然后广采博收各家有关茶叶的采制经验,全面记述了茶区的分布,茶叶的生长、种植、采摘、制造、品鉴等。其中有许多名茶,都是陆羽首先发现的,例如浙江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被陆羽品评为上品,后来列为“贡茶”。
后人也把《茶经》称为中国古代茶艺的“小百科全书”。这是因为《茶经》一书里包含着陆羽开创的一整套制茶、茶艺、茶道思想,把深刻的学术原理融于茶这种日常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开启了一个茶叶文化、茶叶科学的时代,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科学家的故事》中国电灯之父--胡西园
《科学家的故事》第二十期:中国电灯之父--胡西园亲爱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和我一起走进《科学家的故事》第二十期,在前面的19期中我们依次为大家推出了17位,在人类电学史上做出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那么中国又有哪些科学家呢?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为大家陆续推出,首先我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电灯之父--胡西园说起电灯在中国的发展史,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慈禧太后不识灯泡 直把瓦数当烛数》这篇小文中,写到了慈禧和电灯的趣闻:1903年,德国工程师在慈禧的寿乐宫装上电灯后,慈禧一看灯泡这么明亮,就随口问道:“这是多少烛的?”意思是这灯泡称得上多少支蜡烛的亮度,在她的心目中,中国人称蜡烛,外国人也绝对称蜡烛。从此北京人便跟着慈禧把瓦数叫作烛数,如40瓦就叫40烛。这也算是慈禧的一大发明吧。
那么电灯是何时进入中国百姓家的?就让我们一起追溯一下电灯在中国的发展史世纪70年代,在中国国内不断有人尝试设厂制造灯泡,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国内灯泡市场完全被外国人所垄断,美国的“奇异”、法国的“亚司令”、日本的杂牌灯泡充斥着市场。终于在1921年,有一位国人研制出中国第一只白炽灯灯泡,并于1923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制造厂,从此结束了外国灯泡一统天下的历史,这个人又被人们称为“中国电灯之父”,他就是胡西园。
胡西园出生于镇海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早年就读于镇海中学,之后考入浙江高等工业学校电机系。1919年五四运动风潮席卷全国,面对装点着城市繁华的万千只电灯,竟没有一只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年轻的胡西园在内心深深的感慨,并立志一定要让中国人用上自己制造的电灯泡!但是制造灯泡又谈何容易?电灯泡制作工艺是保密的,只在国外杂志上有零星的介绍,而中国人对此几乎是一无所知。胡西园毕业后,一头扎进图书馆和实验室,偕同工程师周志廉、留日学生钟训贤在简陋的实验室里进行实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他们攻克了漏气、断丝、裂管、爆炸等数道难关,终于在1921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只灯泡。正如胡西园后来回忆所说:“在人类登上月球的今天,一只灯泡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六十年前的旧中国,连一根钉子也要向外国人买的时代,中国人要制造出自己的电灯泡,谈何容易。”
胡西园发明灯泡后,进行了生平第一次风险投资。他变卖除了祖传房屋之外的所有动产和不动产,出资兼并德商OPEL电器厂,正式注册了中国第一家灯泡厂“中国亚浦耳灯泡厂”。
“亚浦耳”这个名字代表着特殊的含义,说起来很有趣。在当时中国市场上,德国“亚司令”与荷兰“飞利浦”是最受欢迎的灯泡品牌,亚浦耳取亚司令”之“亚”与“飞利浦”之“浦”,“合为“亚浦耳”,意味将来要执灯泡工业之牛“耳”。另外,亚浦耳这个名字乍一听起来就像外国品牌,是个假的“洋品牌”,这也利用了当时一些人严重从洋的心理。当时懂英文的百姓不多,所以经常被误传亚浦耳是德国人名字,亚浦耳厂是德国工厂。
亚浦耳这个名字的成功,让许多民族企业似乎发现了新大陆。此后,中国接连出现了克来膀、兰奇司、华尔登、奇特爱皮西等十余家仿外国牌号的灯泡厂。
亚浦耳成立后不惜重金,先后聘请多位留学归国和外籍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巨资购置设备进行生产。亚浦耳灯泡很快就投入了市场,但是一些厂商根本不买亚浦耳的账。他们认为大英货、德国货、质量有保证,日本货质劣但价廉,国货怎么能和进口货比,亚浦耳在上海等大城市始终无法打开市场。
此时此刻的“亚浦耳”危机重重,深陷滞销的困境,如何才能存活下去?经过多次商讨后,决定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向中小城市和农村进军,并在全国设立发行所销售灯泡,上海市公用局曾对市场上“亚浦耳”电灯泡进行抽验,结果发现这种国货灯泡的性价比远胜于国外品牌。公用局局长亲自带了该局的技师到“亚浦耳”厂进行实地调查,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说亚浦耳灯泡质优价廉。自此亚浦耳灯泡异军突起,开始迂回杀回大城市。
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改组成中国亚浦耳电器厂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建立了两座厂房,设灯泡部和电机部以及原玻璃部,有职工400余人,日产灯泡15000只,1926年产品远销南洋、澳洲、南美洲等地。
年,亚浦耳扩大业务,工厂易名为中国亚浦耳电器厂。亚浦耳国货灯泡受到国人的喜爱,风靡全国,甚至连上海租界的外商企事业也乐于采用。亚浦耳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洋商们的恐慌,于是德商的“亚司令”、美商的“奇异”、安迪生电器公司、荷商的“飞利浦”和匈牙利的“太司令”在上海组成了“中和灯泡公司”联合抵制中国的“亚浦耳”,企图将刚刚崛起的中国灯泡产业扼杀在摇篮里,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商战,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科学家的故事》科学家于敏的事迹
我国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先生,于2019 年 1 月 16 日逝世,享年93岁。提起于敏先生,恐怕真的没有多少人知道。世人多念同为“两弹一星”元勋的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其实,“两弹一星”一共授予了 23 人,每一个人的贡献都无可替代,功勋卓著。
很多时候,因为工作的特殊性,他们的声名不宜大肆宣扬,所以在非学术界,人们很少听到他们的名字。
于敏老先生的名字解密时间是1988年,而第一次公布于大众面前,是在1999年的“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发布会上,此时距离于敏从事氢弹研发,已经过去28年了。
国家授予23位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时的合影于敏生于 1926年8月,他的年少时期几乎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年代,十三岁的时候他在天津市里骑自行车,迎面而来开车的日本人顺势就想撞他,从此他的心中就生出一个念头“国家强大起来,绝对不要再受外国人的欺负!”
幸而,于敏很聪明,转入天津最好的高中耀华中学,仍能轻松考第一,当学霸。1944年考上了北大,1951年研究生一毕业,就被钱三强前辈指派到刚成立一年的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行核物理理论研究。
那时候,我们国家刚刚成立,积贫积弱,1950年的朝鲜战争打的更是惨烈。美军在志愿军面前吃瘪,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在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出有可能使用原子弹来对付中国和朝鲜,举世哗然。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大家都很慌乱,虽然在英法等国家的劝阻下,美国承诺不再使用原子弹,但是核武器始终是悬在我们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别人用原子弹威胁我们,如果我们没有对应可以牵制对方的武器,那么战争的局势必定一边倒,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仓促成立。
幸运的是,50年代,我们跟苏联的关系还是老铁,在1957年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之后,苏联很大方的帮助我们打造核工业设施,也给了我们部分原子弹的核心技术,一直到1959年苏联撕毁协议。接下来在钱三强、邓稼先等老前辈们的努力下,1964年我们的第一颗原子弹终于成功发射。
原子弹的研制,算是苏联领着我们走了一段路,可是在1951、1953年,美国和苏联分别研发出氢弹了,氢弹的威力是原子弹的几百倍,我们只有原子弹远远不够。而氢弹的奥秘,苏联对我们三缄其口,一点话都套不出来,我们国家要想不受制于人,不惧别国的核威慑,只能自己啃下来这个硬骨头。于敏则是1960年第一批被调去研究氢弹的研究人员。
那时候的研究员们有多艰辛,我们可能根本体会不到。1959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人民还要勒紧裤腰带向苏联还债,许多人饿的全身浮肿,还要坚持在科研一线。
研究氢弹的于敏小组,根本得不到国际上任何研究报告,人们只知道要用原子弹的裂变引爆氘氚产生核聚变,他们只能每个人提出自己的想法,互相讨论攻关,有时想法不同吵得不可开交,就是在大家相互激辩下,氢弹研制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年,于敏带领一只小分队去往中国唯一的计算机研究所进行模型分析,那时候的计算机还是那种打孔纸带式的,效率贼慢,有时还罢工,即使这样,这台计算机也是只有5%的时间分配给氢弹,往往都还是夜里。研究人员在空闲时,就用算盘和计算尺来进行前期数学演算,努力赶进度。
于敏在一次模型结果出来后,果断推测当时设计的原型不能够引燃氢弹,他思来想去,提出了一种新的想法,跟别的科学家一分享,大家均佩服的不得了,赶忙照着这个模型重新演算。终于,于敏提出的新模型,解决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氢弹制造,初见曙光!
年7月,中国成功的进行了氢弹试验,世界为之震惊。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人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英国四年零三个月,法国八年零六个月,前苏联四年零三个月,而我们国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后来据美国那边分析,于敏提出的氢弹结构原理,与当时其他国家的泰勒-乌拉姆结构类似,但于敏提出X射线透镜而非X射线反射镜来实现从初级到次级的能量传送,在设计上更有先进性,因此,我国的第一个氢弹就实现了小型化,实现弯道超车。
之后于敏没有停下研究脚步,美国在研究核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们国家也不能落后。后来于敏由于常年生活不规律,过度劳累,在1969年到1973年中间有三次和死亡之神擦肩而过,但他总是在病刚刚好转就又投身研究中。
高龄之时,于敏老先生仍然在研究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他几乎为我国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于敏先生,一直对于自己的工作成就看的很淡,别人说,要给他封一个“ 中国氢弹之父 ”的称号,他总是拒绝:“这个提法不对,我受之有愧。核武器事业是一项集体的事业,是全国各条战线、多个部门大力协同的成果,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我自己只是做了应当做的工作,荣誉属于参加核武器研制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工人和解放军指战员。”
其实于老太过于谦虚,“中国氢弹之父”并不是记者们强行冠名,而是同为核物理学家,也是诺贝尔奖得主阿格·玻尔在到访中国时提出,作为同行,波尔当然知道于敏先生的成就到底有多么巨大。他说,中国能做出氢弹,于是中国有了“中国氢弹之父” 这个称号,于老受之无愧。
再次向于敏老先生以及无数默默奋斗一生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撰稿:李伟
指导老师:官玉芝 杨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