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主题—-生态文明

高考作文主题----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
环保,需要每个人的切实行动
如果只有一句空泛的口号,一个遥远的愿景,而没有切实的行动,生态文明是很难真正实现的。
亚洲水塔“侦察员”,收集冰川变化的资料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研究员杨威的研究方向,是观测青藏高原上现代冰川的变化-变化幅度有多大、变化过程如何等。在全球气候变暖、变湿的背景下,亚洲水塔(即青藏高原)正在发生固液比例失衡的转变。冰川好比水塔的源头,搞清楚它未来的变化趋势,就等于对水塔今后的水量有了底。可以说,研究青藏高原的冰川变化,关系着我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多亿人的生存和发展。
杨威的科研生涯有近1/3的时间是在西藏度过的,他跟当地很多村的老百姓都“混得不错”。有了交情,他便尝试着培养当地藏民辅助野外工作,让他们掌握简单的电脑、相机操作技能以采集数据。杨威说,好苗子不好找,不过现在带动效应已经显现了,村里越来越多年轻人都有意愿尝试做这份工作。杨威喜欢、也乐于跟藏民打交道,他希望未来能多培养一些藏族青年,让他们加入青藏科考队。
保护野生动物,这名法官有着“双重身份”
在利益的驱使下,即便是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野生动物贩卖者也没有停下他们的非法行为。2020年年初,武汉封城以来的短短20多天里,全国警方共收缴野生动物近4万只、野生动物制品约3000公斤。在北京昌平法院,有着这样一位法官-工作日他是维护正义的使者,休息日他是野生动物的保护者。他叫杨杰,今年33岁,8年前就已经开始了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他总是想方设法阻止各种非法野生动物买卖。在休息日里,杨杰时常去昌平的树林转悠,一旦发现有人用网兜和弹弓等伤害鸟类,就马上制止这些行为,并在山林和水库里拆掉各种猎夹和猎套。8年间,杨杰的救助足迹踏遍昌平,救助的野生动物种类从飞禽扩展到走兽。即便面对谩骂、威胁,他也仍然没有放下那些即将被伤害或已经被伤害的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阻止非法买卖野生动物的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像我们这样的野生动物保护者还很不足,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加入我们的队伍。”
杨杰呼吁。
环保智慧
关于环保,人们在观念上几乎都能达成共识。其实,与环保相关的话题在自前的高考题中,除了“发展与环保如何权衡”之外,还涉及许多实用性的环保议题。
“国之大典”嵌入环保细节
牡丹盛开、蝴蝶飞舞、孔雀开屏······国庆联欢晚会上,七棵绚烂姿、流光溢彩的烟花树给亿万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据联欢活动焰火总导演蔡国强介绍,三维动态特效烟花树是火表演的一项技术突破。“七棵约25米高、可变幻、多面体的烟花树,象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枝繁叶茂、欣欣向荣的巨大成就,也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而焰火药剂无重金属物质、低硫,均是高科技环保焰火产品。不只是焰火表演,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和联欢晚会上,环保细节可谓处处可见。如阅兵仪式上2.4万平方米的红地毯,是田再生涤纶、地毯专用纱线编织而成,共消耗掉40余万个废旧矿泉水瓶;鸣放的70响礼炮炮弹也进行了环保技术改造,鸣放近乎零污染;群众游行方阵中的70组彩车,并非一次性产品,从2019年10月2日起,这些彩车陆续在北京展览馆、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园三个地方与公众见面,而且各省份的彩车回到本地后,仍然可成为展览资源;联欢晚会上令人叹为观止的主题巨幅动图,则是借用了高校多年研发的数字表演与仿真高科技成果,同样避免了其他方式可能带来的污染······国庆70周年庆典的总基调就是“隆重、热烈、务实、节俭”。
给“自然”定价
英国《自然》杂志2019年年底发表文章称,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气温上升的“临界点”可能比人们想象得要低,地球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力正处于危险之中。
人们已经开始尝试为自然资源定价。澳大利亚的大堡礁是一片广阔的珊瑚礁群,也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德勤曾对大堡礁进行估值,认为其价值为560亿澳元。因为这一资产支持着数万个就业岗位,每年为澳大利亚经济做出的贡献高达64亿澳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进行自然资本核算,探索将其纳入国民核算体系。所谓自然资本,一般认为包括资源、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世界银行资料显示,肯尼亚设立了森林核算账户,加拿大、荷兰和挪威每年均开展能源核算,博茨瓦纳和澳大利亚则汇总了水资源核算结果,菲律宾政府承诺在开采矿产资源之前对其进行核算,纳米比亚已着手进行野生动植物和渔业资源核算。联合国“自然资本核算与生态系统服务估价”项目已在中国等国展开试点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创新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给大自然定价,不仅能让人们意识到拥有多少自然资本,这些自然资本还具有实实在在的投资价值。定价是为了实现更好的保护。自然资本量化了,经济利益和环保效益的两难“选择题”就好做了。
与万物荣辱与共
审视和反思自身与环境的紧张关系,关键是要意识到人与万物的地位是平等的,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
《寂静的春天》: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就是埋葬自己美国作家、生物学家雷切尔·卡森是20世纪最伟大、影响最深远的生态文学家和生态思想家之一。她的杰出作品《寂静的春天》是世界生态文学和生态运动的里程碑。这部划时代的作品“改变了历史进程”“扭转了人类思想的方向”,使生态思想深入人心,直接推动了世界范围的生态思潮和环保运动的发生和发展,“引发了世界范围的发展战略、环境政策、公共政策的修正”和“环境革命”,开启了世界各国作家自觉创作生态文学作品的时代。《寂静的春天》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损害,激烈抨击了依靠科学技术来征服、统治自然的生活方式、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这本书一面世,立刻引起了美国的轰动和上至总统下至百姓的全民性大讨论。“卡森热潮”很快又跨过大洋,在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迅速蔓延。卡森深刻地指出:“我们总是狂妄地大谈特谈征服自然。我们还没有成熟到懂得我们只是巨大的宇宙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今天显得尤为关键,就是因为现代人已经具有了能够彻底改变和完全摧毁自然的、决定着整个星球之命运的能力。”
前科学时代的“原生力量”
在中国文学里,人们可以看到一切:聪明、智慧、美景、意境、技艺、个人恩怨、明哲保身等等,唯独不见一个作家应有的与万物荣辱与共的灵魂。命名,是一种“前科学”的事情。在科学到来之前,每个事物都有它们自己土生土长的名称。这些名称身世神秘,谁也无法说清它们的来历,它们体现着本土原始居民的奇异智力、生动想象、无羁天性和朴素心声,与事物亲密无间地结为一体。科学是一个强大的征服者,它的崛起,令所有原生事物惊恐。它一路无所顾忌的行径,改变了事物自体进程。科学的使命之一,就是统一天下事物的名称。它以一种近似符号的新名,取代了与事物有着血肉联系的原始名称。比如,美洲印第安人所称的“饮太阳血的鸟”,被科学家定名为蜂鸟;西方农夫所称的“魔鬼的信使”,被科学家定名为狐蝠;非洲部落猎人们所称的“黄色的闪电”,被科学家定名为猎豹。科学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而各地的“原生力量”,也从未放弃过抵抗。
我想,人类仿佛是火,它的存在便伴随着欲与求的光焰。它无论处在什么状态,都会释放那潜伏于它的灵魂中的欲求,它永远意识不到幸福,除了那曾伴随过它的幸福逝去之后。它的幻觉使他相信幸福在于它的欲求的获得与满足,但他得到的永远是伴随着意想不到的使他懊悔的东西,于是他开始回顾、缅怀往昔,向往原态的恢复。人类永远处于这万劫不复的悖理之中。这是动物的悲剧,植物的胜利。(节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必背观点
顺应自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想要发展,必须顺应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丰富的生态理念,中华民族历来高度重视在顺应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老子》上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有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荀子》写道:“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
这些先哲的思想均蕴含着按照自然规律活动的生态智慧。
实践表明,人与自然相处的最好方式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秉持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态度,而不能肆意破坏自然界,否则最终受惩罚的还是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