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读后感(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近代史读后感
这套书入手有7年了…终于读完了…对于一个所有的历史知识都来自于中学课本并且已经还给历史老师的人,这套书脉络清晰地将历史发展的起承转折娓娓道来,让我如沐春风般的把近代历史又复习了一遍…原著是用英文写的,英文版原名叫The Rise of Moden China,我觉得更能表现本书的精髓,一个现代中国的崛起过程。中文名太过中庸,可能因此会失去一些读者。
作者徐中约是美国加州大学教授,他以超越意识形态、阶级、党派、种族和文化的眼光,能够公平公正、客观冷静地看待历史事件,参考了巨量不同语种的档案文献及研究著述,以跨学科的方法写就这部描述从1600年到2002年四百多年中华民族挣扎历程的史学巨著。
没有国内官方史学简单粗暴的意识形态论调,也摆脱了西方汉学的阴影。本书一经问世,就荣获大奖,逐渐成为中西方读者研究近代中国必读的史书,并在一些美国大学成为经典教材。
这套书是从香港带回来的,国内也引进了,但是对于某些历史片段被阉割得很厉害…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滦州夜话
滦县微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18年推出《滦州夜话》栏目,每天晚上将在滦县大小事公众号如期和大家见面。这是一个滦县人自己的原创语音栏目,《滦州夜话》栏目特邀请滦县朗诵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金牌主持陈红军担任主播,在每个晚上她将用温暖的声音给听众讲述暖心的故事、优美的文字或者播放动听的音乐,帮助大家减轻生活压力,摆脱生活困境,陪伴听众进入甜美的梦乡。同时欢迎各位朋友们给栏目进行投稿哦!你的美文或故事有可能出现在栏目里!
陈红军老师:女,汉族,从事主持工作多年,痴迷声音艺术,喜欢创意无限!现任全民悦读唐山滦州阅读会主席,滦县朗诵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倡导全民悦读,积极组织各种朗诵活动,不遗余力的带领家乡人民快乐阅读,大声诵读,热爱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她一直在路上。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今年端午,法定假期三天,但匆忙中我只有两天休息时间,原本想好好睡上一大觉,然后再陪孩子读读书。可是当顺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翻起来后,所有的计划都被这本书打乱了,以至于觉都没得睡,通宵在读书了。这本书就是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著者与著述颇多,繁不胜数,初拿此书时也没抱什么期望,只是闲来翻几页纸张罢了。至于这本书怎么上的书架,还真不记得了。近几年购书一般都是心血来潮时网购一批,然后多半是堆在一边,上架的书要么是翻看过目录分过类的,要么是看完后按顺序置放上架以备将来查阅的,不过书翻二遍的机会这些年很少出现,甚至几乎没有过。
蒋廷黻是谁?
蒋廷黻(1895.12.7-1965.10.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湖南邵阳(今邵东)人,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1935年受到蒋介石的赏识,弃学从政,任国民党行政院政务处长,1945年被任命为中国驻联合国常任代表,1961年任台湾驻美“大使”兼“驻联合国代表”;被誉为国民党官员中“最知外交的人”;1965年10月9日在纽约去世。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什么好?
一、脉络简单清晰
历史事件纷繁杂芜,人物众多,要想从中理出头绪来实非易事。而蒋先生却字字珠玑、言简意赅,通过剿夷抚夷、洪秀全与曾国藩、自强与失败、瓜分与复兴寥寥几章节把近百年的中近现代史清晰、详致勾勒并娓道而来。常读小说的人可能会清楚,这脉络清晰、线索固实往往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一种功力。
二、视角全面深刻
虽说中国事,却从世界看,虽说当前事,却有历史观。清末国际形势及关系的变化,是近代民族国家形成后广泛邦交欲望、工业革命后产品市场全球化的需求与冲击,与自给自足、闭关锁国、夜郎独尊、封建顽固的清朝经济、政治现状的冲突。一个旧社会循环套把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人口与战争、资源与政治、官本与世承、内乱与贪腐说得明明白白。
三、外交家讲历史
蒋先生既是历史学家,也是外交专家,通读全书,你会发现,内外交融、邦交通商、谈判博弈、利弊得失、权衡掣肘、妥协退让不时出现在历史大事件的结点上。而近代中外交往的阶段性结果往往正是以战和之后的条约为节点的,外交家眼中的世界历史视野,让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中与书题对应独立成章的中国近代史不过百余页,其后的《回忆录节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也是史书精品,值得一读。《回忆录节选》让你与历史的当事人同步见证历史大事件的产生与经过;《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让你置身全球的发展变化看中国,科学机械、民族精神,不是你想要不要,而是已经送上门了;《最近三百年东北外患史》详细讲述了一个全东北如何成为半东北的演变过程,开门揖盗者又会是谁呢?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十日于厚积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