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后感(李雪平读《资治通鉴》有感)

资治通鉴读后感
由于疫情的影响,读书的时间多了很多,今天终于把《资治通鉴》(一)这本书看完了,我买的这套《资治通鉴》共分四本。本来不想写读后感了,但是自己之前打定主意每读完一本书,不管有什么收获都如实写下来,不管写的好不好,发在公众号上,就算是以后一个记忆吧。
《资治通鉴》这套书很大,完全是按照年代写的,比方今年发生了什么,明年发生了什么;而《史记》是列传体系,比方《韩信列传》就专讲韩信,所以《史记》相对《资质通鉴》会详细一些。但《史记》只记录到西汉汉武帝时期,《资治通鉴》一直写到了宋朝,所以《资质通鉴》这套书更为庞杂。
《资质通鉴》(一)从春秋战国时间讲到三国魏朝,跨度几百年,由于我是断断续续看的,就把现在还留在脑子中的讲一讲。
首先我觉得有时间的话应该看一下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将历史观,不看历史哪来的历史观呢?单从这本书来讲,中国历史上真正和平的时期其实不多,即使是在大一统的汉朝,也是常年和西域,匈奴打仗。所以现在的和平时期,其实从历史上来看是非常少的,非常珍贵的。
几百年的历史,人物风云,相当精彩,只是很多其实最后都归于平寂。比方秦始皇,统一六国,但最后却被一个太监赵高篡改了遗诏;汉高祖刘邦,死了以后,权利尽归吕后,吕氏其实相当于当了十几年女皇,只是不像后来武则天改朝换代罢了;汉武帝,受人欺骗,杀了自己的太子最后追悔莫及等等;曹操算了厉害的,但是曹操为父报仇,曾一次性屠杀徐州几十万百姓,按今天来看就是大屠杀啊。不管这些帝王将相在权力场中如何争斗,其实最终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以至于秦末有陈胜吴广起义,西汉末有赤眉绿林起义,东汉末有黄巾军起义。老百姓最渴望的是和平,不管谁打谁,受苦的就是老百姓。
从这几百年来看,历史是逐步进步的但又是往互循环的,最明显的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这也是历史的主线。比方说,秦朝总结周朝为什么最后陷入了春秋战国,最后秦朝取而代之?就是因为周朝的分封制,诸侯力量太强大,最后中央无法制衡地方,造成混乱。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中央统一管理。但是刘邦总结秦朝为什么这么快灭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果中央有事,比方秦朝中央被赵高把持,没有地方诸侯可以去帮忙。所以刘邦又把他各个儿子封到了不同的地方,作为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就是一方诸侯。他吸取了周朝的教训,就是不封功臣为诸侯,只封自己的子孙,不管以后怎么乱,总是姓刘的当皇帝。到了汉景帝时期,各个诸侯王爷的势力过大,又威胁到了中央政府,中央政府开始削藩,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结果引发了七王之乱,最后靠武力镇压。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的谋臣主父偃想出了一个办法,彻底解决了诸侯王爷势力过大的问题,而且是和平解决。原来每个诸侯王都有个世子,类似于太子,王爷死了就是世子继承这个地盘。主父偃提出的办法是,诸侯王不设世子,王爷死了,几个儿子平分地盘。这样经过几代相传,各个诸侯的势力都被分散了,再也没有大诸侯的力量可以和中央政府抗衡了。在汉武帝时期,西汉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内完成了中央集权,对外开始了对匈奴和西域的征讨,涌现出了卫青、霍去病、李广利等一系列对外作战的名将。但是中央集权的问题始终存在,就是当时刘邦想的如果皇帝昏庸,权利被某些奸臣把持,王朝就有覆灭的危险。所以西汉末年,由于权利最终被王莽把持,王莽最后取代了西汉,建立了新朝。东汉末年,权利最后被何进把持,最后导致了三国之乱。晋朝司马炎为了吸取这种教训,学习刘邦还是将皇室分封到了各地,最后引发了八王之乱,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所以从这些来看,历史确实是重复的,而且进步的速度很慢。权利的结构一旦形成,它自我调整的速度很慢。在古代,如果老百姓想过比较好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个英明的皇帝,还需要有比较平衡的央地关系。
一个企业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企业文化,一个王朝的发展最终也取决于这个王朝的文化。比方说汉朝是“以孝治天下”,所以它最重要的文化就是孝,举孝廉就是这么来的,汉朝的皇帝谥号中都带一个孝字。这个“孝”字最终带来了外戚当国的危险,汉朝的皇帝其实没几个自己管事的,大多数都是外戚当家。什么是外戚,母系亲戚统一叫外戚。不知怎么的,汉朝的皇后一般都活的比皇帝长,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当皇帝死了,皇后还在,皇后就变成了太后。汉朝又是以孝治天下,所以皇帝可以命令所有人,但却要听从太后的话。这个时候太后往往成了最后的拍板者,太后往往会大量启用自己的兄弟。以至于汉朝有一个皇帝说“汉朝以来,舅氏封侯,就如皇子封王”,就是说封舅舅为侯,已经是一项制度了。西汉东汉四百年的历史,最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中间尝试过改变,最后又回到了老路。后面三国魏朝完全按照相反的方向做,但也没处理好。
最终没有解决这个问题,这句话怎么说呢?
刘邦死后,吕后当权,是西汉的第一次外戚当权,最后吕后死后,陈勃周平评定诸吕;汉景帝时期窦太后,重用的就是侄子窦婴;
汉武帝时期王太后,重用的就是弟弟田蚡;
西汉最后被王莽篡权,王家就是外戚,王家这个外戚历朝四代皇帝,当然最后几个都是王家立的,最后篡权了。
包括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召董卓进京,何进就是何太后的弟弟;所以汉朝以来一直就是外戚当权,以至于最后皇帝死了,外戚可以决定谁来当皇帝。当然汉武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做出了改变。在他将死的时候,他立他的小儿子刘弗林为皇帝,却杀了他母亲钩弋夫人,就是为了防止太后弄权。他的安排是大臣辅政,这也是后世很多采用的另一种模式。汉武帝安排的大臣最有名的就是霍光。霍光是很忠心的,但是毕竟他的权利太大,大到可以立皇帝,废皇帝了。所以后来汉朝又改回了外戚当国。
这些都是宏大的历史,和普通人其实关系不大,有一句诗叫“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最后我想讲两个人的故事,疏广和疏受,汉宣帝时期的太子太傅和太子少傅,疏广和疏受是父子。太傅疏广对儿子说:我听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我们位居高位,如此再不离开,恐怕会后悔。两人就辞官还乡了。皇帝和太子赏赐了很多东西给他们,他们就在家宴请族人、朋友。有人劝他们留下钱给子孙立一些产业。疏广说:给子孙留的东西,让子孙和一般人平齐就足够了,如果子孙贤能,留下的钱财又多,那么会损伤他的志向;如果子孙愚蠢,留下的钱财又多,只会增加他的过错。
资质通鉴中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我想这也是普通人可以从书中收获到的。

 

李雪平读《资治通鉴》有感
分享人:李雪平/好实沃董事长
本期读书会由好实沃董事长李雪平先生主持,李总为我们带来了《资治通鉴》的读后感。
首先李总介绍了《资治通鉴》这本巨著: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编,共 294卷300万字,历时19年完成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军事、政治史实为主,反映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同时也叙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与斗争。
毛泽东主席曾十七次批注读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好书”,人称毛泽东读“破”的书。
总之,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一定要读!
董事长李雪平先生从3个方面做分享:
他为什么要读《资治通鉴》
、 李总本人比较喜欢中国历史: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仍会通过各种途径借书买书看,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上学时喜欢看毛泽东、柳传志等的传记。
、 人生思想上感觉遇到瓶颈,触到天花板;治国犹如经营特大型企业,看历史学管理经营是不错的选择。
、 历代精英治理国家得与失朝代兴衰、更替,其原因对经营好实沃启示:
李总重点谈读<资治通鉴>体会最深的2点:
、大唐盛世:
大唐盛世(公元626年-755年)大唐盛世是中华名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历经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武则天(中国历史唯一一位女皇帝)。直到今天海外华人喜欢称为“唐人”。 其时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是当时世界上繁荣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大唐盛世?
主要原因:李世民知人善用、胸怀广阔、奖罚分明、 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
、 楚汉争霸:
楚汉战争历时3年战地辽阔、规模巨大、用兵韬略丰富、前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楚汉战争最终实现了西汉王朝的大一统。
大唐盛世、楚汉争霸带来启示:胸怀决定格局,胸怀广阔方可海纳百川,成就事业。打造有吸引力的好实沃分享机制就成为好实沃能否壮大根本保障。
对企业经营者: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曾国藩)。
读后思考:
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几乎就是一部血腥战争史,以往的统治阶级从来就没有站在国家、人民角度建立一套独立于(****)的机制、制度来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对经营企业来讲:好的分享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知人善用、胸怀广阔、奖罚分明、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是领导者必备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