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斯托夫人)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反映黑奴制度的巨著。这部小说的出版,掀起了美国废奴运动的高潮,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书对美国社会的影响是如此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斯托夫人时,曾说道:“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汤姆和伊娃
正文:
《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个故事由斯托夫人所著。故事发生在分裂成南北两派的美国。当时南方正派中蓄奴制表现的尤为严重,大批大批由非洲运来的黑奴被送往拍卖市场,把人作为货品当街拍卖。成沓成沓的钞票落入黑奴贩子手中,用文中的一句话描述便是“黑奴贩子在当时南方的风气下终会成为贵族”,利润丰厚可想而知。但是他们这种所谓的“权贵”是通过践踏人权,分离骨肉而换取来的,恶劣至极。
书中主人公汤姆是谢尔比庄园中的老爷谢尔比先生的贴身黑奴,他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手不离一本《圣经》。他忠诚、可靠,用我的话来说就是黑奴中不一样的黑奴。因为这些诸多优秀品质,庄园主很是喜欢这个大块头。但因为欠债,他不得不把汤姆以及另一个女黑奴的孩子哈利卖给黑奴贩子,以还更多的债券。所有的黑奴都知道被卖到南方去就意味着无尽的棉花地和非人的折磨,女黑奴出于对孩子的保护连夜逃走了。而汤姆是一个基督教徒,他明白老爷要是不卖掉他们两个就得卖掉全家,《圣经》不允许他逃跑,“不能让别人承受你应该承受的苦难”,于是他留了下来。
离开谢尔比老爷后,汤姆经历了两个主人。先说第一个,富有的绅士圣·克莱尔先生看中了汤姆稳重、虔诚的性格,让他去做马车夫。克莱尔本人因为小时候受到的良好教育使他成为一个包容仆人的好主人;而女主人玛丽·圣·克莱尔则正好与她丈夫相反,她自私,就像她说的那样:“仆人与主人之间的地位区分要明确,不能逾越了半点儿。”他们有一个独生女儿伊娃,她向上、活泼,简直是个天使。她小小的心中充满了爱,可以包容一切圣洁而无辜的人们,这种爱超越了皮肤和种族的限制。她尤其喜爱汤姆,因为他富有诗意和仁爱。他们每天会在一起阅读《圣经》,分享对书的理解,有时伊娃还会为汤姆编织花环。遗憾的是,伊娃身体不好,早早便升入了天国。临死前,她把自己金色的头发分给了每一个黑奴,表情犹如阳光般灿烂……不久后,男主人克莱尔也因事故伤亡,汤姆便又被卖到了另一个主人手里。汤姆从小伊娃那里学到了如何用爱包容一切,这段回忆成为汤姆一生中心灵的依靠。
汤姆的第二个主人格雷里,“子弹型的圆脑袋,浅灰色的大眼睛,沙黄色的粗眉毛和又粗又硬的焦黄色的头发,实在不招人喜欢,一张粗俗的大嘴巴塞满了烟叶,他的两只双手巨大无比,手上指甲很长,脏的令人作呕。”文中是这样描写他“动人”的外貌。来到格雷里的庄园中,汤姆用自己的爱照耀着其他黑奴的心。一些女黑奴因为体弱而无法完成棉花采摘要求,汤姆便把自己摘的棉花一大把一大把地塞给她们,而他则付出更多的劳力;汤姆还为黑奴们诵读圣经,使他们明白主与大家同在,会拯救大家,并说服他们中一些人加入基督教,一齐追随上帝的思想和步伐。他就像一道光,照亮了这个随意虐待、殴打黑奴的黑暗庄园。汤姆的行为引来了黑心庄园主格雷里的痛恨,他无法容忍这样一个“该死的黑畜牲”出现在自己的庄园中,以及黑奴因为宗教而怠慢了棉花地。在他看来,宗教是一堆一文不值、道貌岸然的垃圾,而汤姆就是这堆垃圾的制造者。这个恶棍命人打死了汤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汤姆喊道:“主啊!我来了!”这个善良的人就这样结束了一生。
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人应是要有些信仰的,不管你的信仰是某个宗教或哪个神都是可以的。这些信仰埋在你的心底,倒不是说大家都要成为教徒,而是在某个时候,当你陷在苦难的深渊时,这些信仰会支撑你走到最后的最后。大家都知道有种爱叫做“大爱”,这种爱可以使你的心灵获得升华,不一定要去爱所有人,但需要懂得去同情和怜悯。哪怕是一个儿时不学无术的乞丐,只要他感到后悔,都值得我们去爱,去帮助。相信只要你用爱宽恕所有人时,你的灵魂就会升入天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