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怎样指导孩子读《水浒传》)

水浒传读书笔记
有果必有因、靖康耻早有端倪
水浒传开篇先写了两个人物的恩怨——高俅和王进。这两人,一个基本贯穿全书始终,一个神龙见首不见尾。两个人的恩怨,基本奠定了水浒的基调。
先说高俅,书中说此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是个被自家父亲告上法院的人物,投靠他人也是人嫌鬼弃的。就是这样一个“浮浪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机缘巧合进了端王府,等到端王成为天子,便狗模人样地成为殿帅府太尉。从龙发迹何其简单。
再说王进,书中篇幅只占半回便再无下文,从这半回的篇目大抵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人物:侍母极孝、武艺高强、谦逊有礼。中国古代选材有个标准叫:求忠臣于孝子门前。然而王进这位忠臣孝子,只因父亲得罪过高俅,不得已只能和母亲远走延安府避难。
逆子驱逐孝子、奸臣迫害忠臣,可以说水浒第一回就已经揭开了水泊梁山上的风云际会。
话又说回来,高俅是奸臣,迫害忠良,宜该万古留骂名。但提拔这个万古留骂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就能身免?日后金军南下,宋徽宗妻女被凌辱、自己和儿子如同狗一般地侍奉金人,这结局,早在高俅驱逐王进之时已然埋下。

巧舌如簧、伶俐人反多误事
王进远走他乡途经史家庄,也就带出了水浒第一条好汉——九纹龙史进。
史进与史家庄外少华山三位头领不打不相识,并且常有礼物往来。快到中秋,史进派人去少华山送礼。派的什么人呢?特意挑选了一个“口舌利便”的人,这人还有个外号“赛伯当”。
按道理说,伶俐人做伶俐事,也是正常。可偏偏这个“赛伯当”上了山之后贪口多喝了几杯,下山又多喝了几杯。送信回途醉倒在林间,怀中书信被人偷了。
这被偷的信中有少华山的三位头领应允中秋来史家庄赴宴的回复。“赛伯当”如果能如实相告史进,取消酒宴,只要不人赃俱获,官府也无可奈何史家庄。
可惜这“赛伯当”却是能言善辩的机灵鬼,回去非但没有实情相告,反而仗着随机应变蒙混过关了。等到官府前来拿赃,史进一刀宰了“赛伯当”之后,也将史家庄付之一炬。可怜史家庄几代心血,毁在史进这里。
小聪明误大事,“赛伯当”也是害人害己。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被低估的神机军师
水浒中有两位军师,一位“智多星”吴用,一位“神机军师”朱武。吴用用计多毒,被用计的哪怕是自家兄弟也会家破人亡,而朱武不然。
少华山想借道史家庄去抢粮,二头领跳涧虎陈达被史进轻松拿下。三头领白花蛇杨春要去死拼,被朱武制止。朱武兵行险着,与陈达前往史家庄自首,要求与陈达同年同月同日死。那史进年少力勇,又是少年豪气,那经得起朱武这样相逼,二话不说直接将陈达放了。
朱武不费一兵便救回陈达,还赢得了史家庄少庄主的尊敬。这用的计谋,你也不能说简单。就是算准了史进年轻人好义斗勇,这要是史家庄主事的是史太公,老于世故,朱武敢用此计,如羊入虎口。
都说“少不读《水浒》”,怕得是少年人读了《水浒》,一味风风火火闯九州,但其实《水浒》中老谋深算的地方多着呢

 

怎样指导孩子读《水浒传》
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被列入《枣庄市小学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作为五年级上学期的必读课外书。读名著,读经典,不仅能够提升孩子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对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情怀更是具有重要意义。但在为孩子选择《水浒传》一书的版本时,我却颇费了一番脑筋。
我家书架上就有两套现成的《水浒传》,一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120回校注本,另一套是岳麓书社出版的金圣叹批评本,即70回的“腰斩本”。但是考虑再三,这两个版本的原著,都不太适合五年级的小学生阅读。于是我又上网查找筛选,最终选购了作家出版社的青少版《水浒传》,即“改写本”。仔细翻阅了一遍,认为这个版本在尽最大可能忠实于原著故事情节和语言风格的基础上,过滤掉了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称得上一个“洁本”,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
《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自然毋庸置疑,是明朝人施耐庵根据民间流传的梁山英雄故事整理加工而成,被清人金圣叹誉为“第五才子书”。成书六百多年来,《水浒传》的故事、人物、观念乃至语言都已渗透到民族文化与现实生活中,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社会,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力。那么,《水浒传》多大年纪开始读比较好呢?我国长期流传一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概是说《水浒传》的英雄好汉们好勇斗狠,青少年本就血气方刚、易于冲动,看了《水浒传》容易效仿里面的行为,招惹是非。
的确如此。《水浒传》对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但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精华之中,亦有糟粕。根据个人读《水浒传》的体会,认为“少儿不宜”的地方,至少有三个主要方面:
一是书中充斥着大量暴力血腥描写,不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浒传》原著中,到处都有杀人放火的场面和血淋淋的文字描写,不要说是一个未成年人,即便成年人看了也十分惊悚。例如书中描写李逵杀黄文炳时,是用尖刀一块块割肉烤了下酒;武松杀潘金莲时,也是用尖刀剖开胸膛,挖出心肝,割下头颅;母夜叉孙二娘的包子铺,专门杀人剥皮割肉剁馅子……除此之外,书中的英雄好汉们杀起人来几乎都是不分男女老幼,经常采取灭门、血洗的手段。这些文字对模仿力强、自制力差、思想易波动的未成年人来说,很容易形成不良影响。
二是书中夹杂着一定的色情描写,不利于小学生的文明阅读。《水浒传》中人物形象绝大多数为男性,为数不多的几个女性形象,要么是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这样的女中豪杰,要么便是阎婆惜、潘金莲、潘巧云这样的“不正经”女子。特别是宋江与阎婆惜、西门庆与潘金莲、裴如海和潘巧云之间,都不是正常的男女关系,涉及她们的故事情节,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色情性质。例如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又被王婆撺掇,和西门庆勾搭的过程写得极其细腻;潘巧云和裴如海偷情的整个过程也刻画得淋漓尽致,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这些情节都是不适合过早阅读的。
三是书中推崇的“江湖义气”,容易误导小学生的是非观念。《水浒传》一书通篇贯穿着一个“义”字,但这个“义”既有“替天行道”的大义、“除暴安良”的道义、“生死与共”的情义、“济危扶困”的侠义,也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兄弟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例如霹雳火秦明、一丈青扈三娘等人,都是被宋江们灭了门才被逼上梁山的,按说他们应该与宋江有不共戴天之仇,反过来却死心塌地跟着宋江入伙。书中对此的解释是“也是天罡地煞星合该聚会”,就是说江湖义气重于一切。如果青少年受此误导,就没有了衡量是非的标准,容易形成以“兄弟义气”为重的观念。
但是瑕不掩瑜,《水浒传》这部经典的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认识和教化功能,是非常优质的课外读物,对于这份精美的古典文化大餐,能够尽早品味那是善莫大焉,这里不是在讨论青少年能不能读《水浒传》的问题,而是在讨论怎样读的问题。对阅读量不大、鉴赏能力和理解力有限的小学生来说,还不能充分体会到该小说的妙处,特别是对于上文提到的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部分,无法回避它的不利影响。因此我认为,小学生读《水浒传》的原著还为时过早,可以先读经过改写和删减的“青少版”,以后随着年龄增长再逐渐接触原著。
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其内涵往往是丰富而多元的,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受到不一样的影响。在读《水浒传》的过程中,如果家长或者老师能够及时、适当对孩子给予指导、引导,帮助孩子辨析精华与糟粕,则会大大提升阅读效果,同时避免孩子出现认知上的错误。
在五年级的儿子读青少版《水浒传》的过程中,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引导。
首先,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梁山好汉们的暴力手段多数具有正义性。梁山群雄中的确有目无法纪、滥杀无辜、藐视生命的人,他们的做法为现代社会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理念所不容。但是要让孩子认识到,在那个黑暗腐朽的社会里,官府、官吏凶恶残暴,梁山好汉这样做也是被逼无奈,以暴制暴,出发点是正义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这种依靠暴力和血腥手段来改变社会现实的做法并不可取,非但没有推翻腐朽的朝廷,反而给社会造成了更大的破坏。这样就能引导孩子感受到当今我们这个时代文明的进步,珍惜我们这个来之不易的法治社会。
其次,引导孩子认识梁山好汉们在性格和品质方面的巨大差异性。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 在我的理解中,《水浒传》中能够称得上英雄的,恐怕只有林冲一人,鲁智深尚能算义勇侠客,武松勉强算个好汉,至于李逵、王英、张青夫妇之流,那就是典型的地痞和恶棍。因此,如鲁智深拳打郑屠、武松醉打蒋门神、林冲手刃陆虞侯等,属于英雄除恶霸,尽管场面血腥,但目的是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绝不是无缘无故地大开杀戒。但像李逵这种杀人如麻的恶棍,实在很难称得上英雄好汉。孩子在读书的时候,要注意引导,一个人无论多么英明神武,无论有多少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不尊重生命,没有悲悯之心,就不配称为英雄。
再次,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真正的友情与江湖义气的根本区别。梁山好汉们可以抛弃法律,不讲道德,但是不可以不讲义气,为了义气可以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可以杀人流血成河,放火抢掠无数。对于这种江湖义气,要辩证地看待,如果只看朋友关系,而不讲社会大道,不是建立在崇高的社会目标之上,就会盲目跟从,不论是非,稀里糊涂地跟着干坏事。要让孩子认识到,这种江湖义气并不是真正的友谊,真友谊是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高尚的品操,有相近的性格和兴趣爱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因此在学校不能模仿梁山好汉们那种拉帮结伙、党同伐异的行为,要和同学之间建立健康的友谊关系。
但是,梁山好汉们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精神,还是值得孩子们学习和弘扬的。特别是在当下社会转型、道德滑坡、重利轻义、人心冷漠的社会环境里,青少年读一读《水浒传》,有助于涵养无私无畏、敢作敢为、当仁不让、关爱互助、济困扶危、见义勇为的品格。
《水浒传》一书,向我们深刻地展现了腐败朝野下人民的苦痛,英雄好汉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发挥的遗憾,人民在沉重的奴役下暗自迸发的反抗精神,这才是水浒之精髓。青少年读水浒,如果不注重选择和引导,就容易被它表面的血腥和暴力所迷惑,而得不到其中的精髓,因此,家长的指导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有道是:拨开迷雾才能见到明月,吹尽黄沙才能得到真金。
年10月27日
附:儿子的读书笔记
读《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明朝的施耐庵。这本书讲了北宋年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的起义,以及后来招安,归顺朝廷、四处征战的故事。
这本书人物很多,著名的有鲁智深、林冲、李逵、武松等人,他们身上有很多故事,例如《武松打虎》《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这些故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一篇。
这篇故事讲的是,鲁智深被调到大相国寺,在那里他做了看管菜地的和尚。不久,来了一群想偷菜的小混混,他们与鲁智深在菜地旁打了一架,结果他们没有打过鲁智深。众无赖被鲁智深折服,宴请了他,鲁智深与他们做了朋友,他还结识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有一次,他们吃饭时,有乌鸦在树上叫,众无赖认为乌鸦不吉利,于是鲁智深就把乌鸦生活的一棵杨柳树拔了起来。表面上,鲁智深是为赶走乌鸦,但实际上是为了震慑小混混,为寺庙免去麻烦。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鲁智深有勇有谋,胆量大,武艺高强,而且胸怀宽广。
读《水浒传》使我感触很深,我们要学习英雄们的正义,但不能学他们的暴力,因为真正的英雄会除暴安良,而不是滥杀无辜。
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