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蓝田||九间房穆家堰村逸史

穆家堰村归属蓝田县九间房镇,位于县城以东26公里处。村北临灞河,南靠秦岭的支脉三峰山,东与冯家湾村相望,西与上大寨村毗连。该村现有住户335户,在册村民1340人。村庄周围有可耕地853亩.本村又名“穆儿寨”,分为东、西两村,东村住着部分的“外姓人”,西村居住大多为穆家坐地户。
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9)穆崇善由河南省安阳府汤阴县迁来。当时为一片沼泽,到处是芦苇,烂泥滩、们难以居住和耕种。穆崇善一家三口只好居住到现今村子以东的山梁上(人称庄子梁)。庄子梁高处距地面约二百公尺,居住年代久了,人口不断繁衍,山上的居住及饮食条件就日益困窘。这时山下的沼泽地也逐渐变为可耕种的陆地,于是,穆家祖先们又迁居山下护坡脚下较高之处,建造新居。同时,为了灌溉田园及人畜食用,又在出山口的倒勾峪河南边,开凿一条约四华里长的堰渠。数百年来,该渠水量充足,一年四季从不断流。因该渠是姓穆的家族所修,故名之曰“穆家堰渠”,护坡脚下的村子也因此而得名为“穆家堰村”。
穆家堰位于流峪河与灞河的交汇处,扼守秦岭出山口要道,地理位置优越,过去,往来于关中、陕南的行商多会路过此地,于是穆姓族人多经营客店骡马生意,由此致富者较多,在蓝田县显赫一时。此地为商贸重地,商业发达,村子周围修建了七座庙宇。明正德十二年丁丑岁修建有一座丰盈寺,清康熙八年、乾隆五十一年相继重修,庙宇宏伟,房舍较多,占地约八亩。七星庙直到解放后还基本存在,其中三官庙、红庙、双庙、娘娘庙、高庙在文革前后相继被毁。拆毁三官庙的神像时,从其胸内发现有明代万历(1573~1620)年间的历,马王庙今尚残存,双庙亦有香火。歪嘴崖的庙宇建成后,香火旺盛,信徒众多。然而到清末民初,这座建造坚固而富民族特色的庙宇却被当时的军阀焚毁了。到民国七年(1918年),地方上一些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开明人士发出了重修寺庙的倡议,于是以穆家堰为主的四邻八村老百姓,积极筹款献物,捐钱出力,歪嘴崖的寺庙又重新巍然屹立于峰巅.清倒光二十五年在村子西头修建了一座雄伟壮丽的戏楼。雕梁画栋,色彩绚丽,戏楼至今完好。
清嘉庆元年(1796)正月,白莲教头聂杰人等起事于湖北枝江、宜都一带,其后不断发展,很快遍及湖北、河南、四川、陕西四省毗连地区。冬,其一部出流峪,烧穆家堰,另一部出汤峪,烧侯官寨等村。乡勇出抗,败亡数百人。
1936年10月,红七十四师转入洛南歼灭峪口、石家坡民团。经辗转华山脚下过黑山、黄龙铺又进入蓝田歼灭许家庙民团,遂驻军穆家堰一带整训。12月中旬,红七十四师,准备袭击蓝田县城,适逢“西安事变”爆发,接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指示精神就地待命。中央派李涛和机要人员送电台至穆家堰,传达中央指示和西安事变情况并将部队进行改编,成立军委会。主席郑位三,副主席李涛。改红七十四师为南路抗日军,军长陈先瑞,辖四团、五团和补充团,全军共1700人。至此,红七十四师独立坚持的鄂豫陕边区游击战争暂告结束。
本村人杰地灵,穆氏一门,俊杰辈出,本村穆忠文,村北头人(外号东皇风)清朝末期,曾在四川成都担任都督。此人为官清廉,处事正直,政绩突出,有口皆碑。回到家乡依然德高望重。
民国时期,本村男儿投身革命,为国家解放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村穆志贤:他于1925年十七岁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穆志贤参加渭华起义,1933年5月,奔赴张家口,参加抗日同盟军十八师,1936年西安事变时,随杨虎城将军领导的十七路集团军许权中部参加了扣押国民党军政大员的行动。1938年底党组织派他到流峪口担任护路大队长,1940年8月被国民党谢辅三部队杀害,时年33岁。1984年省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穆增华,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西安事变后,许权中旅和红二十五军进驻蓝田县城,他曾代表学生在欢迎大会上致欢迎辞,受到军团政治部主任王首道称赞,并介绍他到军团政治部工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增华任115师政治部民运部干部。1939年穆增华被派往山东八路军115师政治部、343旅、鲁西军区、冀鲁豫军区、115师教三旅,历任科长、部长等职。1942年,在参加袭击日伪军戴家庙一个顽固据点时壮烈牺牲,时年25岁。
【查看平台部分作者作品】
段利红|乡土蓝田|守望
张天正||蓝田县蓝关古道.发现又一巨型摩崖石刻
曹卫军||乡土蓝田|院植翠竹
陈学龙|乡土蓝田|醉美河川.幽幽清峪
张勇|乡土蓝田|尘云往事
武文|乡土蓝田|我的根在辋川
张安生|乡土蓝田|城墙往事
乡土蓝田文学平台投稿简介
图文来源
额是蓝田人|讲述蓝田人的故事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乡土蓝田平台---
长按二维码关注
创作不易,欢迎鼓励点评!